而能通过这些骨头,读解它们包涵与其中意思的人,就被称为印骨师——

    据说,印骨师的先祖是骨魔万重真,它曾借人皇伏羲留给他的鹿骨做纸,书写出了一段死者留下的记忆,并得到了一定的印证。

    万重真,这个名字出现的很隐晦,甚至当代的人文社会,都从未承认过这个人的存在。

    可人前许多古老的传说都与之有关,比如人死后的世界,就是他从那些死者的骨骸上读取出来的。

    尸骨与灵魂的联系是很微妙的,要想从中发现什么,更是不容易的,因为毕竟是阴阳相隔,死者写在骨头上的内容,也需要自己以灵魂的状态才能读懂。

    自骨魔万重真之后,印骨师就开始流传下来,且分三门六派,三门分内门,中门,外门。

    外门者观骨相,内门为追骨根,中门者聚气印骨。

    除这三门后,又有六个分支派系,这样的划分,从周朝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它们分别隐藏在黑夜与白昼之间。

    这六派行踪诡秘,对派中三门的弟子也要求苛刻,除了避于外人,还要守下许多规矩。

    如骨上所知,不可轻视于他人,因生死有别,天机不可泄露,其掌握的门道,只为修道其身,缘化于世。

    六派藏于世间,又不为人所知,因而门内手艺难以得到传承,随着长者的离世,使得印骨师日渐稀疏。

    而后又经数多朝代的更迭,六派中,仅留有两派为寻出路,背弃祖训,在世间选取有才学之人,收入门内进而得以传承下去。

    但剩下的四派仍是守旧,以致许多东西没能完全流传下来。

    而在最近的这一甲子内,世上的正统印骨师几乎屈指可数,而且也都年过古稀,致使后来再无人能够读取骨上的内容,并承认印骨师的存在。

    心里想着这些,我忍不住又问,“那这些骨头里记载的内容,现在我们又该用什么办法解读呢?还有里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老钟头也没抬的接了句,“忘记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了吗?”

    “难道,它们是柳庆春在这里发现的那部功法秘籍?”

    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帮柳冉找出他家惨死的起源,也就是柳庆春当初得到那部功法的始末。

    老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柳冉,她正在那里考察着另外的一具尸骨。

    “印骨师现在已经绝迹了,这里的死者无论会不会把自己生前的记忆就在骨头上,呈现出来的内容,也绝对不是我们可以洞察到的,不然,印骨师也就没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我听他话里的意思,感觉似是而非,“难道这些内容还是出自于其他人之手,这里还有什么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