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再去徐州(3/3)
过了许久,他才回过神来,缓缓说道:“当年黄巾贼祸乱天下,荼毒百姓,蒙先帝看重,让我出任徐州牧,来平定此地乱局。
我来到徐州时,黄巾贼已经占据徐州大部,不怕皇叔笑话,面对那样的局面,我十分紧张,唯恐辜负了先帝的信任。
后来我发现臧霸,孙观两人英勇,就拜他们为大将,让他们组织军队,与黄巾贼进行抗衡,幸得上天垂怜,黄巾贼很快败走,徐州才得到暂时的平静。
由于黄巾贼的破坏,徐州早已经千疮百孔,十室九空,流民四起,民不聊生,于是我就在此地发起屯田,经过了数年,各地流民都涌入徐州,徐州才真正富庶起来。”
陶谦口中碎碎念叨,回忆着他当年的峥嵘岁月。
刘隅就坐在旁边,默默看着,静静听着,在他的认知中,能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上,留下名字的人,不论善恶,都不是一般人。
陶谦能只身平定徐州之乱,必然有其独特的过人之处,虽然此时的陶谦老态龙钟,奄奄一息,但谁又能否认他当初的才华?
陶谦见刘隅眼神专注,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啰嗦而心生不耐烦,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当年李傕、郭汜之乱时,我本想起兵救天子于危难,没想到皇叔英明神武,从雒阳调兵,很快就平息的叛乱。”
我来到徐州时,黄巾贼已经占据徐州大部,不怕皇叔笑话,面对那样的局面,我十分紧张,唯恐辜负了先帝的信任。
后来我发现臧霸,孙观两人英勇,就拜他们为大将,让他们组织军队,与黄巾贼进行抗衡,幸得上天垂怜,黄巾贼很快败走,徐州才得到暂时的平静。
由于黄巾贼的破坏,徐州早已经千疮百孔,十室九空,流民四起,民不聊生,于是我就在此地发起屯田,经过了数年,各地流民都涌入徐州,徐州才真正富庶起来。”
陶谦口中碎碎念叨,回忆着他当年的峥嵘岁月。
刘隅就坐在旁边,默默看着,静静听着,在他的认知中,能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上,留下名字的人,不论善恶,都不是一般人。
陶谦能只身平定徐州之乱,必然有其独特的过人之处,虽然此时的陶谦老态龙钟,奄奄一息,但谁又能否认他当初的才华?
陶谦见刘隅眼神专注,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啰嗦而心生不耐烦,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当年李傕、郭汜之乱时,我本想起兵救天子于危难,没想到皇叔英明神武,从雒阳调兵,很快就平息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