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也允许关扑财物,最繁华的东京宣德门外大街,都是关扑买卖的商贩与游人。

    年底的冬至佳节,也是“官放关扑”。

    此外,每年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宋朝政府都会准时开放皇家园林“金明池”与“玉林苑”,纵市民游玩。

    开放期间,皇家园林内也是可以关扑的,就像我们今天在城市公园中看到的热闹场景,宋代池苑内,到处都有商家用彩布围成临时店铺,“铺设珍玉、奇玩、匹帛、动使、茶酒器物”,吸引游人关扑。

    游园的市民,也都乐得掏一点钱去博博运气,中了奖则高高兴兴回家,“往往以竹竿挑挂终日关扑所得之物而归”。

    到了南宋时,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原来的赌禁之令已经彻底形同虚设,关扑买卖随处可见。

    一位南宋人说:“关扑食物,法有禁。惟元正、冬至、寒食三节,开封府出榜放三日,……非如今常得关扑也。”

    这“如今常得关扑”几个字,表明关扑买卖已深入南宋市民的日常生活,人人都想着以小博大,随手赌一把,社会风气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也可能是导致它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

    因为百姓们不在脚踏实地,而变得浮华,虚躁。

    像是杭州的夜市,一年四季都有关扑买卖,关扑的小商品包括各类小吃,如糖蜜糕、蜂糖饼、灌藕、炸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红边糍、猪胰胡饼、鱼鲜、猪羊蹄肉。

    以及各项小玩意,如细画绢扇、细色纸扇、新窑青器、螺钿玩物、打马象棋、杂彩球、琉璃炮灯、四时玩具;各种服饰,如销金裙、缎背心、缎小儿、销金帽儿、逍遥巾、狼头帽、小头巾、抹头子、花环钗朵、箧儿头、销金帽儿。

    还有各式家具,如螺钿交椅、时样漆器、细柳箱、诸般藤作、螺钿投鼓、螺钿鼓架等。

    不要问作者菌为什么知晓这么多商品名堂,因为这些名目都是从《梦粱录》与《繁胜录》里抄下来的,稍稍水一下而已,没办法,反正没什么人看,好可怜的qaq~~~

    总之一句话,在这个时代,只要是商品,就可以摆出来扑卖,连女性也很喜欢到市场上随手赌几把,类似于“关扑香囊、画扇、涎花、珠佩”。

    宋人说杭州“扑卖盈市”,绝非虚言。

    像是宋朝女美,喜欢往头上戴花;宋人也极追求生活情趣,喜欢在家里插束鲜花。

    所以连鲜花都可以从市场上扑买,《梦粱录》说,杭州“四时有扑带朵花,亦有卖成窠时花、插瓶把花、柏桂、罗汉叶。春扑带朵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夏扑金灯花、茉莉、葵花、榴花、栀子花;秋则扑茉莉、兰花、木樨、秋茶花;冬则扑木春花、梅花、瑞香、兰花、水仙花、腊梅花。更有‘罗帛脱蜡像生四时小枝花朵’(用丝绸做成的假花),沿街市吟叫扑卖”。

    西湖上还有专供市民与游客博彩的游船,叫作“关扑船”。

    《繁胜录》载,“西湖内画船布满,头尾相接,有若浮桥。头船、第二船、第三船、第四船、第五船、槛船、摇船、脚般、瓜皮船、小船自有五百余只”;“关扑船亦不少”。

    所以宋人关扑的方式真的是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就跟作者菌之前提到的转盘摇奖差不多。

    据宋人曾三异的《因话录》记载,杭州有些商贩就采用转盘摇奖的方式叫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