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陈泉不是用了20微米的光刻机,使用的植物细胞,直径近百微米,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以及手工操作的方式,以冯言这群新手的水平,去抓细胞,根本不可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走廊里,会场门口。

    “这里是汉萨电视一台的艾米利亚,现场为您报道。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的身后,mems会议刚一开始,就出现了爆炸性的科研成果。”

    一位二十多岁的职业女性,拿着话筒。“我们有幸请来了现场的一位mems领域专家,费舍尔教授......费舍尔教授,能帮忙解释一下,会场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学者模样,四十出头的瘦高白人,接过了话筒。“天才的陈泉先生,展示了两套极为复杂的执行器结构。这两种结构,前所未见,所以引起了轰动。”

    “费舍尔教授,可不可以说得更详细一点,这两种结构为什么会引起轰动?相信观众朋友们对此会更感兴趣。”

    “是这样。电磁力驱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因为它的力量和效率都是最高的。但出现在mems中,还是第一次。

    如何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制造微型线圈,是世界级的难题。但这个难题,陈泉先生通过实例的方式,展示了他的解决思路。”

    “您刚才说两种?”

    “是,另一种是逆压电。逆压电的原理,是对材料加电,其内部就会产生相应的机械应力。只要电压足够大,就可以产生位移。再通过一系列的杠杆原理,对此位移进行放大,也可以达到执行器的效果。”

    白人教授很有耐心的解释。”逆压电结构的最大难度,是如何在微米级别处理电压绝缘的问题。第二个难度,在于杠杆机构的设计.........”

    “费舍尔教授,费舍尔教授!”

    在摄影师的提示下,女记者不得不强行打断。“您能不能用些定性,定量的词语。”

    “定性,定量?”

    “对。例如开创了什么,领先了什么,开启了什么时代之类的。”

    女记者不停的暗示和诱导。

    “那我只能说,陈泉先生的这篇论文,开创了mems的电磁时代和逆压电时代。”

    “呃……”

    女记者闹了挠头。“可我还是听不懂。您能不能用更通俗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