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看书,魏采薇越看越明白,我越看越看越糊涂,我们将来的孩子可千万不要像我啊。

    实践出真知,在魏采薇这里,免费试学,名师一对一教学,理论和实践并行,包教包会,不收任何费用,就是一块顽石也能开窍了。

    腊月十四,紫禁城敲响了云板,嘉靖帝去世,五城兵马司走上街头,命家家户户撤去红灯笼等装饰之物,悬挂白布,开始国丧。

    京城各大寺庙,撞钟三万杵。京城上空的钟声起此彼伏,不舍昼夜。雪花在钟声中飘荡飞舞。

    国丧期间,禁止屠宰四十九日,普通百姓皆素f,nv人素f不得妆饰,二十七天之内不能婚嫁奏乐,二十七天之后可以恢复常f,正常婚嫁。

    官员一百天内禁止嫁娶等喜事,此时距离汪大夏和魏采薇的婚期还有九天,婚礼必须按制取消。

    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一百天,汪大夏yu哭无泪,却也无计可施,连忙写帖子取消婚礼,婚期等过了国孝之后再定。

    就连木指挥都同情他,安w道“好事多磨。等国孝一过,马上为你娶q。”

    世上的悲欢并不相通,汪大夏被迫推迟婚期,压在裕王头顶的大山轰然倒塌,裕王就像五指山下被压了五百年的孙悟空,顿时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不过,在人前,裕王还是表现出悲伤的样子,第一日,群臣劝他登基,他哭着拒绝;第二日,皇室宗人劝他登基,他哭着拒绝;第三日,名门望族、百岁老人、各国在京的使臣,僧道等等宗教界人士跪请登基,裕王还是哭着拒绝。

    三请三辞是从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开始约定俗成的规矩,到了第四日,之前所有人等集t上表,劝进帝位,裕王终于点头了,登基为帝,年号隆庆,是为隆庆帝。

    隆庆帝登基后,发布登基诏书,提出了三十条革弊施新的政令,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平定父亲嘉靖年间的冤案,平反昭雪,官场为之弹冠相庆,得到官员的拥护。

    然后免除了隆庆元年一半的田赋,以鼓励农桑。还下令将嘉靖四十三所有没有收齐的赋税,无论何种税种,统统都不追收了这个免税政策一出,天下农民和商人对新皇帝更是感恩戴德。

    仅此两条,就天下归心,万民敬仰,百官臣f,其余二十八条,也皆有可取之处,隆庆帝一上台,就立刻以革新者的姿态,坐稳了皇位。位置坐稳之后,隆庆帝立刻追封了自己的母亲康妃为孝恪太后,以弥补当年杜太后临死前,父皇都不准他见最后一面的遗憾。

    追封了原配嫡q李氏为孝懿皇后。还把夭折的两个儿子和nv儿,分别追封为哀冲太子和庄敬太子,蓬莱公主和太和公主。

    追封了死人,又封了活人。

    封继室嫡q陈氏为孝安皇后,封了侍妾李九宝为贵妃封妃当月,李贵妃生下了小公主,这下她就有了两nv一子。其余尚未生育的侍妾都按照年龄和进府的年岁各封妃嫔等位份。

    此外,隆庆帝还要礼部为唯一存活的儿子取名字,礼部精心挑选了好多名字供隆庆帝选择,最终取名为朱翊钧,寄托了隆庆帝对儿子的美好祝愿,以弥补儿子五岁了都没有取名奏告、编入宗室玉牒的遗憾。

    除了册封,隆庆帝还“逆行”,把祖父朱佑杬的牌位从明堂里挪出来了,停止了祖父明堂配享的资格。

    须知,当年嘉靖帝以旁支宗室继位,原本他的父亲只是亲王,但是嘉靖帝力排众议,违背祖宗礼法,在朝中宣起“大礼议”之争,非要把父亲追封为皇帝,还加谥号,牌位列入了宗庙,和以前所有皇帝一样明堂配享。

    为此,嘉靖帝打杀、贬斥了所有反对他父亲配享名单的官员,朝中腥风血雨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