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忠心亲近的宫人告诉她,“陛下最近都在饮酒作乐,看起来有些消沉,什么事都不过问。皇后娘娘不借这个机会安慰一下陛下么?”

    苏皇后摇了摇头,“任由陛下去吧,他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自为后以来,他们之间的夫妻情分就一日比一日淡薄,苏玉秋也深感自己在这宫中的无力,她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只在保护她的孩子以及守住这个皇后位置罢了。

    无人在意到裴太师派家族后辈和得意门生前往边关,还批准了在边关实行屯田之策,还给裴照加上了一个监军的正式官位。

    也许是刺杀过裴照一行人的几个世家下场太惨,令其他人心有余悸,不敢再捋太师的虎须。又或者是觉得裴照和谢远臣年纪轻轻,又是在边关那样荒凉苦寒的地方,能做出什么功绩来。

    度过寒冷的冬季,来到春时,边关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开荒屯田。

    因为棉衣和良马的缘故,边关军民上下都十分感念顾然,又在军营里与诸位将领相处了不少时日,有一定好感印象分,所以当她提出实行屯田之策时,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反对声音。

    虽说顾然可以借着裴太师的权势下令压人,但肯定没有边关军民主动配合,且积极性高来的好。

    屯田不止是招募边关百姓,提供土地让他们开荒,还有组织士兵在兵营周围开垦荒地。若是有流民愿意接受屯田之策,可免前两年的粮食。且能开垦出多少田地,全凭他们自己的辛劳,若是五年内一直屯田开荒,安定于此,那么那些田地可以归于他们名下。

    此令一出,立刻吸引来了许多流民,甚至拖家带口的,听到官吏确认无误后更是群情高涨,一边开垦荒地,一边在旁边搭建屋子。

    大周的百姓但凡有块田地有希望,谁也不愿意成为流寇盗匪。

    光是春季之前的商议还有写折子上奏于朝廷,还有安排计划,繁琐之事一大堆,需要耗费不少精力。

    顾然当然不会让自己一个人辛苦受累,不仅拉上了谢远臣来帮忙,连身边的南歌都不放过,作为劳动力承担了一部分文书小吏的工作。

    开始的时候南歌还有些惶恐,认为自己只是个奴仆。但顾然完全不给他拒绝的机会,只说为她分担,渐渐得南歌也适应了,而且他本就识字,且学习能力也快,很快就成了顾然的贴心助手。

    等到差不多走上正轨后,顾然分配任务统筹大局,也能抽出时间去与边军将领们商议训练骑兵的计划。

    来之前裴父就给过她一份边关重要的将领名单,上面有着所有人的资料,哪些人忠心于裴太师,哪些人持中立,哪些人背后站着其他家族势力,各种关系人脉一目了然,也方便了顾然在军中行事。

    边关第一年的屯田出现丰收,并收拢了三四万流民,其中甚至还有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流亡或是遭掳掠到北边异族的大周子民,因为听说有田地可种跑了回来,在边关安定了下来。

    这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大功绩啊。

    另外今年边关军队不仅没有闹着粮食物资不够,听说边城仓库里都有余粮了。

    这些功劳被报到京城时,朝廷百官都忍不住侧目,裴家这小辈未免也太厉害了吧。

    正当朝廷商议着如何论功行赏时,边关突遭几支北狄部落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