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回去之后,考虑了一周,决定听从。

    这一决定让公司和经纪人颇为不解,五年筹备,火爆ip,三亿投资,你为什么要放弃?

    多难得的机会。

    鹿晗三十岁了,已经过了所谓的流量,早就想用作品来证明自己。

    没错,一部大制作会让他一举颠覆所有人的看法,但是,也有机会落入深渊,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七天时间不仅仅是在脑袋里思考,他找了不少资料,查了导演,查了整个剧组,甚至查了近年二十年科幻片的历史。

    他发现作品不少,而票房最高的,是秦小宝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剩下的那些,要么是被喷五毛特效对不起投资,要么也是扑的一塌糊涂。

    科幻片就像是一片禁地,大家都知道有市场,知道观众在期待,也在不停地尝试进入,可结果呢?

    大败而归。

    再说说那位滕导。

    他是个好导演,但是,科幻片对于他来说,也是第一次尝试,这不免让人忐忑。

    在送来的剧本中,秦小宝说对了一件事。

    似乎,里头谈情说爱的比重,高过于故事本身。

    站在观众角度,科幻片的看点自然是绚丽的电脑特技,光怪陆离的场景,亲情友情爱情可以有,但只能是点缀,是辅助。

    而剧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录像厅里用“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作为噱头,把人骗进去,经过发现是《水浒传》一般。

    如果说在听了秦小宝的话之后,鹿晗心里是只有两分不加入的想法,通过调查之后,就基本认定,这是个烫手的山芋。

    他,输不起。

    娱乐圈里有个现象,当一部电影失败之后,最先被批评的必然是男主角,接着是导演,女主和其他角色会选择性的被无视。

    虽然不想承认,鹿晗知道自己能成名,很大因素是在韩国的经历,因为组合的关系。

    自从回国后,混的风生水起不假,可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品,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