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失误是意外,和珅并非故意,为何他们总是揪着不放?“打仗一事本就难料,谁能保证百战百胜?你和海兰察分明就是因为私怨而故意针对我,不配合行动!”

    “他若继续配合你,那么下一个枉死的就该是他。家国面前无私怨,大丈夫无惧战死沙场,但也得死得其所!海兰察已然警告过你,是你不听劝诫,急功近利,不顾战况一意孤行,那么出了事自当由你负责!”

    广廷之所以如此痛恨和珅的行径,正是因为第一次金川之战时,广廷还是初上战场的士兵,因着讷亲玩忽职守,广廷身为下属也被连累问罪,押回京中,后来查明他确属无辜,乾隆才将他释放。

    如今广廷已然身经百战,成为最高统帅,他性子刚正,打仗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和珅来此哪里是为百姓着想?分明就是把战场当做他立军功的基石。

    存有私心之人,如何能够做出正确的指挥?广廷不希望和珅再插手军务,随即上书皇帝,禀明情况。

    眼看着出师不利,乾隆只好将和珅调回京师,至于甘肃那边的将士,皆由广廷来调度。

    十日之后,李侍尧率军攻下循化,广廷捕杀起义军的二当家韩二个,随后清兵包围起义军的老窝华林寺,清兵放火烧寺,斩获他们的首领苏四十三,至此,甘肃新教起义才算正式被镇压。

    总兵图钦保战死,广廷和海兰察十分惋惜,与其余将领商议之后联合上书,奏请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领兵。

    此事闹得太大,乾隆不得不将和珅停职。和珅这军功没立着,反惹祸端,丢了官职,当真是得不偿失。

    他认为自己虽有失误,但并非故意,皇上也没打算严惩于他,都怪广廷仇视他,公报私仇,联合上书,逼得皇上下不来台,这才将他给停职。

    经此一事,广廷与和珅的仇怨越发深重,再难化解。

    停了职位的和珅整日的在家逗鸟养鱼,旁人都在看他笑话,以为他被皇帝厌弃,和珅不以为意,优哉游哉,浑把停职当成了休假。

    冯霁雯晓得他心情不好,强颜欢笑,基本不提此事,长氏生怕她家老爷被皇上厌弃,提议让他想法子找人向皇上求情,

    “芸心不是已经跟十七阿哥定了亲嘛!不若让她去跟十七阿哥求个情,皇上一向宠爱十七阿哥,由他去说,想必皇上会看在他的面子上让您官复原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