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仔细看了他的两只脚底,哈哈大笑,“你这么正常的一双脚,哪来的平脚板?”

    应声开心极了,当兵有希望了。他带着病历去找营长。营长看了看病历也哈哈大笑:“为这个事还去看医生?今年名单已经定了,明年再说吧!”

    “可是,这是部长搞错了!”

    “应声,你这是遇上我,厉大守当主任的时候有你说话的份儿吗?”营长有些不高兴的说。

    应声还能说什么呢?沮丧的走了。

    一芳看着应声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猜出他目测没有通过,她分析这里边有猫腻,但她并未火上加油。

    “应声,别去当兵了,有我在你身边不好吗?”一芳嗲嗲的说。

    “我当不成兵,只能如此啦!”

    “你还不乐意,是吗?看我怎么收拾你!”一芳说着给应声递了张字条。

    应声一看,字条上写着一个人的姓名和地址。他不解的问:

    “这是做什呢?”

    “你不是要买辆自行车吗?公社的计划也轮不到呀。这个人经常跑上海,那里二手车多得很,请他从上海给你带一辆回来,这可是许老师帮的忙,他让众辉把这字条带回来的。”

    应声挺高兴,这下可好,再买两只挂篓,能装好多东西,不管是拉东西去卖,还是外出采购都方便了。正应了许老师说的话,人生的路很多,总有适合自己的。

    水波叫应声当民兵排长,这可为难他了。还没当过兵,怎么当排长?恰逢民兵整组,抓组织、政治、军事三落实。军事落实是个硬功夫,应声想自己都不行,怎么训练民兵?

    他高中毕业时,学校来了位姓张的转业干部担任体育老师,学校宿舍不够,只有许年良老师是单身,校长就安排他俩暂住一个宿舍。张老师是高中毕业去当的兵,由于表现突出,很快当了班长、排长,他喜欢舞文弄墨,经常写点小说散文。他写了篇短篇小说,投到军报文艺版。上面指责他政治倾向有问题,就被转业了。到地方安排工作也受到影响,他主动要求到学校当老师,军转办求之不得,马上转教育局安排。

    许老师把应声介绍给了张老师,请他教队列训练。张老师说,教可以,这可是要吃苦的。应声说,吃苦不怕,我。

    连续十几天,从傍晚开始在民中操场训练四个小时。开始路边有人议论:“这两人像傻子,一个当教官,一个当士兵,做什呢大头梦!”过了一周,路边的人说法不一样了:“这两人真有毅力,教官教得负责,口令铿锵清晰;学生学得认真,步伐整齐有力。”附近还有家长带着孩子观看他俩有板有眼的训练。

    应声熟练掌握了队列训练的标准要求和动作要领,张老师很满意,他风趣的说,没想到刚到地方还训练出了一个优秀的民兵排长。

    五队共四十个基干民兵,应声在民兵整组中,强化了“三落实”中的“军事落实”,狠抓队列训练,张老师还到现场做过指导。

    公社人武部拟组织全公社基干民队列训练大比武,每个大队选一个排参赛。营长向学童汇报,他十分重视,还给了营长很大压力,学童说:

    “这次比武,我们韩桥大队一定要拿到好名次,争取第一名。有人老是盯着猫匾市场说事,我们要用民兵比武第一名的成绩让这些人看看韩桥人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