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原来是你呀?山下一别还以为你就此飘然远去,没想到会在山上重逢!”

    对面这个老和尚与江闻先前有一面之缘,这段缘分说多不多,可正是他在山下大发慈悲地让出了空心古树,才给江骆两人有了个栖身之所,不知为何这么一段时间不见罢了,老和尚的面容竟似更加风霜憔悴了。

    “原来是南宁崇善寺的青竹长老!”

    弘辩方丈连颂佛号,显然也认得这个打扮与寺僧不同的老和尚,连忙开口说道,“长老常年在鸡足山深处静修,本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可是近来苦修本就伤身,不修养妥当怕是有性命之忧,老僧如何忍心开口。”

    “渡人事急,哪管得了这么些许!”

    见青竹长老态度坚决,弘辩方丈向江闻解释了一番原由,这位来自广西的青竹长老,二十年来在山中潜心苦行,以减外道烦恼炽然之火,这些年来受冻、挨饿、拔发、卧荆无所不从,平日也曾深入鸡足山阴忍苦修炼,不餐不饮令人敬服,但是这次苦行刚过,若是强行进山极易丧命当场。

    听到这样的解释,江闻也只能按耐下刚刚激动起来的心情,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方丈,那就让我带施主前去吧!”

    清澈明朗的声音响起,夹杂的呼吸声还稍显急促,又见一个小沙弥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竟然是消失了几天不见的品照小和尚。

    大净老和尚带着品照来到了崖前,他对着江闻灿然一笑,“施主,鸡足山阴的路千奇百怪,眼下除了安仁大师,应该就只有这个孩子知道了。”

    弘辩方丈眼前一亮,抓着品照的手感叹道:“回来的好呀!品照!”

    青竹长老也微笑颔首道:“阿弥陀佛,我倒忘了这位小师父也是个合适的人选。老和尚我年老体衰,还怕耽误了脚程,有此等上佳人选最好不过。”

    然后这个老和尚又抛出了个重要信息,“我知道一条路可以直通谷底,今日便带各位抄近路下到山坳,也算略尽绵薄之力。”

    江闻喜出望外,感叹自己总算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起来,眼下从刚才的一筹莫展到现在人才济济,可谓全是意外收获。

    如果没有这些助力,江闻知道进山可不是一件小事,神农架本没有野人,迷路的人多便有了。

    一旦在山里迷路失途,就算上走上几天几夜也未必能出来,自然是向导越靠谱越好,品照又年轻力壮、步履矫健,想要追上前面的人必然要轻松许多。

    “江流儿施主,小僧也与你们一同前往吧。”

    这一次声音响起,自告奋勇的人更令人意想不到,竟然是方才侍里一旁的妙宝法王,此时竟然也主动掺和进了这件事情里。

    江闻略带疑惑地说道:“法王,此事本就是江某私事,本不必如此劳烦。”

    但妙宝法王却露出了一丝微笑:“此言差矣。江流儿施主若是不安,则小僧也未必心安,江流儿施主若是不顺,则小僧也难独善其身,这样的理由还不够吗?”

    江闻静静听完,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了妙宝法王一眼,只觉得眼前这个喇嘛看着纯真,未免也太过于通宵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