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孙策剑眉微蹙。

    其他人也都脸色微变,如此精妙的一首诗,张温若是再故意挑刺,未免就有些太过了。

    却见孙策神情淡漠,冷笑道:“来来来,我们比比?”

    在座众人顿时一怔,有些人不明所以,有些人却捂着嘴偷笑,也有人暗自冷哼一声,神色各不相同。

    张温在历史上就是个有名的“杠精”,这时候已经初显端倪,马上起身道:“比就比,作诗我也……”

    “逆子,还不坐下!”一旁的张允老脸一红,赶紧起身说道:“小子年轻气盛,不知进退,还请吴侯赎罪,老朽这里先赔罪了!”

    “赔罪?”孙策一挑眉,笑道:“不知先生拿什么赔?”

    “老朽……这个……”张允愣住了。

    这也就是礼数上给孙策一个面子,大家一笑而过也就完了,他这么一问,张允反倒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朱桓见张允处境尴尬,大笑道:“父债子偿,不如就让张公自罚三杯吧!”

    众人纷纷点头,却见孙策摇头道:“这可不行,诗词歌赋没有长短之分,如果张温今日做不出比我更好、更长的诗来,那可就是大不敬之罪!”

    张允脸色一变,张温才不过七岁,这不是为难他吗?

    其他人也都不敢说话了,刚刚缓和了一点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难道孙策这是鸿门宴,找个由头来立威?

    张温也自知闯了大祸,坐在那里不敢再说话,朱桓等人也不好再开口求情,生怕惹祸上/身。

    张允只好干笑道:“不知老朽要如何赔罪,君侯才能满意?”

    “唉,当今之时,我江东弟子的名声还是差了一些啊!”谁知道孙策却慨然一叹,言道:“诸位可知我为何要派张子纲去许昌?因为当年在寿春,被中原士人所笑,我让他去许昌好好宣传一番,就是为了给我们江东士子争一口气。”

    这件事大家其实也都有所耳闻,此时听孙策亲口说出来,还是颇觉感动,毕竟大家互相竞争归竞争,但如果被中原人轻视耻笑,马上就会变得同仇敌忾起来。

    张允不知道此时和他有什么关系,不解道:“不知子纲此行结果如何?”

    “人还没回来,大概一人之力,也难挡悠悠众口啊!”孙策微微摇头,痛心疾首地说道:“为什么中原能培养出许多人才?颍川陈氏三君,北海孔文举,郑康成等,都能开馆讲学,弟子有成百上千,我江东为何没有一人能传道授业,培养少年才俊?”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一个张温能引出这么多感慨?

    孙权何等聪明之人,马上说道:“兄长之意,莫非也要在江东开设学院,广收弟子培养江东后进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