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巧。

    渤海的武库就是其中一项。

    作为支援边塞各郡的补给地,渤海郡武库中的军备数量可不少。

    就担任了都尉的这些年,张启就从这边获得了足够武装十万人的军械。

    这肯定不是一次性获取的,而是这么多年用着武备损坏的名义索要的补齐。

    至于损毁的武备为何没有转运回来,那当然是匈奴人凶猛谁还顾得上那些,偶尔转运回一些训练中真的损毁了的军械,渤海武库还真就给了他那么多。

    当然,除了强弓劲弩,其他的像是环首刀枪头矛戈头之类的铁器,都已经被张启送回了辽宁熔炼了。

    就这个时间段的汉朝铁器质量,张启别的不说,用辽宁出产的钢制武器与环首刀对砍,十把环首刀里能断十把,根本没法比。

    航行时无聊的。

    除了看看两岸没有人烟的风景,张启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看书。

    六韬已经看到了最后一卷,犬韬。

    犬韬又分十卷,与其他几韬不同,犬韬是纯粹的兵书卷,但他不教打仗,而是教如何练兵。

    特别是,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这最后五卷,更是将各兵种之间的优劣势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虽然张启麾下的练兵之法已经趋近成熟,有自己的体系,但多知道一些也不是坏事,起码能对汉地那边的兵种有所了解。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说不定张启也能在这犬韬之中汲取足够的经验。

    “备上一些抄本送给各军主将跟裨将,多学总是不会有错的。”

    张启笑笑,看完了犬韬最后一卷。

    合上书本,张启望向了窗外。

    这次出来,他带的书多是纸质的,方便,竹简虽然有逼格,但在携带上确有许多不便。

    金乌月兔轮番交换。

    今天已经是航行的第八天,一路上汉军所设的水寨在张启的辽侯身份之下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