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不可思议」的功德「略有五意」,不可思议的功德分成五点:

    第一个「横超三界,不俟断惑」。就是极乐世界它的往生,它是带业的,不必断烦恼,带业往生。「带业往生,横超三界」,这件事情不可思议,这件事情是不共其他净土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这也是不共于其他净土的。就是极乐世界的四土,它是横具的。你生到凡圣同居土,你也同时能够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的这种依正二报互相的见闻。这样的一种情况呢,也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共于其他净土的情况。前面两个都是约果地的功德,讲到不可思议,后面三个约因地。

    它因地的修行,「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这个法门也不可思议,这么广大的一个果报庄严,在因地只要一句佛号就能够庄严,这么少许的名号,就能够成就这长劫的寿命跟广大的国土,这件事情也不可思议。

    第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这个名号的修持呢,它是一七为期,换句话说是一生成就的,不必多劫多生。第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这个后面会讲到,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总持一切佛的功德,后面蕅益大师有详细的发挥。

    这个就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包括他果地的功德不可思议、包括他因地的修行也不可思议。这种不可思议当然不是上帝所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是阿弥陀佛的因地大愿、跟他的大行所创造出来的。这一期极乐世界的依正果报,是阿弥陀佛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发愿跟修行所成就的。

    这个地方的「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是指的佛陀本身他所成就的。就着「自功德」,这「自功德」分两个:一个是约「行人」,一个是约「诸佛」。这种「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跟我们凡夫有什么关系呢?

    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前面讲到极乐世界的功德,我们凡夫在「信愿持名」的当下,一句弥陀念诵听,我们以一念归依的心、发愿的心,来忆持这句佛号。在念念当中呢,「摄佛功德,成」为「自」己的「功德」。

    换句话说,我们在念佛的当下,我们内心当中,也就念念的成就「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个「功德之利」就会透过佛号的运转,我们内心当中也能够生起这样的「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个跟我们有关系的。前面是讲佛陀准备好的一个「功德之利」;这个地方是指──透过我们信、愿、持名以后,这个「功德之利」变成我们内心的功德,是这个意思。

    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

    这个地方是指佛佛道同,后面会讲到,所谓诸佛的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其实这个都是道同,都是同一个理性、同一个真如所表现出来。没有两个真如,只是因缘的不同。

    这个地方这样子讲,「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个「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释迦牟尼佛赞叹这个功德,蕅益大师的意思是两方面:第一个,阿弥陀佛本身所成就的功德,他所准备的功德;第二个,我们众生透过持名,我们内心当中所成就的功德。这两个功德,释迦牟尼佛都赞叹,这两个功德都赞叹。这个不可思议,不是我们一般凡夫的意识分别心所能够想象的,不可心思口议的。这个是佛陀对这件事情的赞叹。

    一个法门释迦牟尼佛赞叹已经非常不得了了,这下面就是这个法门不是释迦牟尼佛赞叹而已,六方诸佛同时赞叹,六方诸佛对这件事情──对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功德赞叹,对一切凡夫能够信、愿、持名,在他的苦恼心中,也能成就这样的功德,六方诸佛也是赞叹。这以下先引「东方」:

    戊一、东方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个「东方」佛,以下举出几个,我们先解释「阿閦鞞」,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

    阿閦(音同触chù)鞞,此云无动。

    这个地方是赞叹佛陀的智慧。佛陀的这一念心,他能够不为八风所动。我们凡夫的心有取着,别人赞叹我们,我们非常欢喜;别人毁谤我们,我们内心当中非常沮丧:我们内心当中会被外在的境界所牵动而有变化。佛陀的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他能够不为八风所动,因为他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个地方是赞叹佛的智慧。

    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随机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愿等。虽举一隅,仍具四悉。随一一名,显所诠德。劫寿说之,不能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