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先见之明(1/3)
张玫边吃边惊问:“李明,昨天我在这里还是一无所有,才隔了一夜,货架就齐全了,你这速度快的惊人呀。”
李明笑道:“时间就是金钱,抓紧时间就是抓紧赚钱,上午九点半开张营业。”
李仁笑着接话:“儿子,现在七点半了,还没有一件商品,九点半开张营业,拿什么卖?开什么玩笑。他们父女开始来上班,先休息两天,以后有他们忙的。吃了早餐,我去进货,后天开张吧。”
“爸爸,进货的事你不用担心,估计我们的商品快到了,你只管做好营业的事就行。”李明边说边站起来走向门前。
“你说什么,你昨天在家一天,谁去进货了?”李仁嘀咕着。
李仁话未落音,两辆满载各种货物的大卡车停在了门前。
司机从车上下来,一眼就看到了走向他们的李明,高声大叫道:“恭喜李老板开张鸿发,生意茂盛!财源广进!”
李明和司机都是老熟人了,一边说着谢谢,一边请两位司机吃饭,并给了每人一个大红包。
李明要父亲将左邻右舍叫来帮忙卸货,每人五元钱的工钱。邻居们大喜,这个时候的手艺人工钱才一块五毛钱一天呢!一下子来了二十个人卸货,李仁带着张大川、张玫指挥摆放货物,一个小时就将两辆大卡车的货全部卸完并摆放好。
两卡车货物包罗万象,什么样的商品都有,大商品、小百货,高档的、低廉的……百色俱全,价值八万。比李仁所在的门市部的货物更多,相当于供销社在街上几个门市部货物的总和。
李仁看着这么多的商品,不敢相信这是自家所拥有的。自己在供销社工作了二十多年,门市部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多的货物。
张玫震惊地问李明:“你爸爸说你一直没离家,这货是怎么进来的。”
李明笑道:“时代在前进,经营的方式也要随时而进,才不能落伍呀。我与黄州市百货公司批发部是非常熟悉的主顾了,我们每个商店都装有电话,进货不用人亲自去,打一个电话就把需要进的货全部说好并传真一个清单,他们就会按我的要求出货,装车,并送货到家,我只需在店里按照清单验收就行了。”
李仁叹道:“儿子,我在供销社做了二十多年营业员,自以为是这方面的里手,现在才发现,与你比起来我就差远了。只配做你手下的兵,不服都不行!”
李明:“爸爸,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旧的营销理论必然会淘汰,被新的先进的营销手段所代替。”
李明早就准备好了鞭炮,九点半钟准时开张。鞭炮一响,五颜六色的氢气球在店门前飘悠,立即召来了许许多多的人。
商店取名昌祥百货商店,样样产品齐全,吸引了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驻足观看。还有张玫这个绝代佳人,更是商店里吸引人们眼球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商店一开张就人满为患,李明父子,张家父女,四个人还忙不过来。忙的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又不能让顾客久等,只能饿着肚子忙一天,直到晚上打烊才吃饭。
李仁累的腰酸背痛,心里在不断地夸奖儿子。计算着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李家就会变成百万富豪!
张大川心里在说,怪不得老人说良田百亩,当不得小店一个,此言非虚!
张玫在想,这个李明不读书、不想上大学,原来是这样的奇才,为自己准备好了这样的人生路。我要是没考上大学,趁早跟着李明走这条路是对的,没必要再去复读再考。
李明笑道:“时间就是金钱,抓紧时间就是抓紧赚钱,上午九点半开张营业。”
李仁笑着接话:“儿子,现在七点半了,还没有一件商品,九点半开张营业,拿什么卖?开什么玩笑。他们父女开始来上班,先休息两天,以后有他们忙的。吃了早餐,我去进货,后天开张吧。”
“爸爸,进货的事你不用担心,估计我们的商品快到了,你只管做好营业的事就行。”李明边说边站起来走向门前。
“你说什么,你昨天在家一天,谁去进货了?”李仁嘀咕着。
李仁话未落音,两辆满载各种货物的大卡车停在了门前。
司机从车上下来,一眼就看到了走向他们的李明,高声大叫道:“恭喜李老板开张鸿发,生意茂盛!财源广进!”
李明和司机都是老熟人了,一边说着谢谢,一边请两位司机吃饭,并给了每人一个大红包。
李明要父亲将左邻右舍叫来帮忙卸货,每人五元钱的工钱。邻居们大喜,这个时候的手艺人工钱才一块五毛钱一天呢!一下子来了二十个人卸货,李仁带着张大川、张玫指挥摆放货物,一个小时就将两辆大卡车的货全部卸完并摆放好。
两卡车货物包罗万象,什么样的商品都有,大商品、小百货,高档的、低廉的……百色俱全,价值八万。比李仁所在的门市部的货物更多,相当于供销社在街上几个门市部货物的总和。
李仁看着这么多的商品,不敢相信这是自家所拥有的。自己在供销社工作了二十多年,门市部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多的货物。
张玫震惊地问李明:“你爸爸说你一直没离家,这货是怎么进来的。”
李明笑道:“时代在前进,经营的方式也要随时而进,才不能落伍呀。我与黄州市百货公司批发部是非常熟悉的主顾了,我们每个商店都装有电话,进货不用人亲自去,打一个电话就把需要进的货全部说好并传真一个清单,他们就会按我的要求出货,装车,并送货到家,我只需在店里按照清单验收就行了。”
李仁叹道:“儿子,我在供销社做了二十多年营业员,自以为是这方面的里手,现在才发现,与你比起来我就差远了。只配做你手下的兵,不服都不行!”
李明:“爸爸,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旧的营销理论必然会淘汰,被新的先进的营销手段所代替。”
李明早就准备好了鞭炮,九点半钟准时开张。鞭炮一响,五颜六色的氢气球在店门前飘悠,立即召来了许许多多的人。
商店取名昌祥百货商店,样样产品齐全,吸引了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驻足观看。还有张玫这个绝代佳人,更是商店里吸引人们眼球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商店一开张就人满为患,李明父子,张家父女,四个人还忙不过来。忙的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又不能让顾客久等,只能饿着肚子忙一天,直到晚上打烊才吃饭。
李仁累的腰酸背痛,心里在不断地夸奖儿子。计算着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李家就会变成百万富豪!
张大川心里在说,怪不得老人说良田百亩,当不得小店一个,此言非虚!
张玫在想,这个李明不读书、不想上大学,原来是这样的奇才,为自己准备好了这样的人生路。我要是没考上大学,趁早跟着李明走这条路是对的,没必要再去复读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