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的功夫尽管没有在大秦排名前列,但在当时咸阳城,除了始皇帝卫队长嬴浩,其他功夫能超过陈胜的人几乎没有。即使在统一的大秦帝国之下,功夫能够超过陈胜的人也就十个人左右。

    而逍遥二仙的功夫却是陈胜可望而不可即的。

    大秦的游侠高手是这样排名的:

    首当其冲,稳居榜首的,乃是那位隐居于楚地邓陵的绝世高手——楚墨掌门人,邓陵渊。他,如同一座巍峨不可攀的山峰,静静地矗立在江湖的边缘,却又以其深不可测的武功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吸引着无数人的仰望与敬畏。楚国邓陵之地,云雾缭绕,重峦叠嶂,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设下的屏障,隔绝尘嚣,只留清风明月伴他左右。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邓陵渊便会于山巅之上,闭目凝神,剑指苍穹,剑意所至,星河皆为之颤抖,展现了他那超凡入圣的武学境界。

    自从当年三分墨家之后,楚墨的掌门人世代居住于邓陵,并以邓陵为姓,一直被人尊称为邓陵子。邓陵渊,是楚墨第十五代传人,也是陈胜的师父。陈胜来咸阳之前,师从邓陵渊五年学习墨家武功。

    陈胜记得,在他满师离开邓陵渊的前半年,刚刚有一名十五岁的少年项羽投身师父邓陵渊门下。少年长得极其英伟,力大无穷,据说是项燕的后人。尽管只同门半年,但陈胜对他印象极其深刻。

    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的,则是一位以剑术闻名天下的游侠——盖聂。盖聂姓智,全名智盖聂,是晋国贵族智氏后裔,鬼谷派的传人,居住于榆次,专业剑术家。他的名字,就像是他手中的长剑一般,锋利无匹,无坚不摧。盖聂行走江湖,不拘一格,时而飘逸如仙,时而凌厉如电,每一场战斗都仿佛是他精心编排的舞蹈,既赏心悦目,又令人胆寒。他的剑法,讲究的是“意”与“势”的完美结合,剑出如风,收剑如云,往往在对手还未察觉之际,便已决出胜负。盖聂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难的时刻,他以那无双的剑法,守护着心中的正义与和平,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与偶像。

    当年刺杀始皇帝的荆轲曾游历经过榆次,与盖聂讨论剑术,但盖聂对荆轲的剑术嗤之以鼻,觉得荆轲的人和剑都没有达到高手的境界,不愿与之交流。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盖聂公开声明离开中原去往北方草原,从此消失。大家都知道盖聂的为人,说一是一,从不反悔。因此盖聂大概率消失于江湖游侠中,不复出现。

    排名第三的应该是逍遥二仙。

    逍遥二仙,这对江湖中最为神秘的侠客,从来都是两人同时到场,不会单独行动。他们的真名如同晨雾中的露珠,转瞬即逝,无人得以窥其全貌。据传,二人早年隐居昆仑深处,是列子学派——一个追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的古老门派,亦即冲虚派的杰出弟子。这冲虚派,其名取自《列子》中的“冲虚”之意,寓意着该门派武学深邃莫测,如同虚空般包容万物,又似激流般灵动不羁。而列子学派的武功精髓,尤以轻功独步武林,轻盈若燕,瞬息千里,仿佛能凌空虚度,直上青云。

    庄子曾经在《逍遥游》中记载了列子“御风而行”。列子修得风仙之术,不用器械,乘风飞翔,随心所欲地在空中遨游。每次出门,列子都是自由自在地御风而行,并且总要轻飘飘地玩他个十天半个月才归。

    有人传说逍遥二仙他们俩是赵国人,是当年长平之战二十万战俘中被放回去报信的二百四十名少年之二,机缘巧合加入了列子创立的冲虚派。因为他们特别喜欢庄子的《逍遥游》,日日诵读,二人自号逍遥二仙。

    大家都听说他们二人常住昆仑山,基本上不太踏足中原,很少参与江湖是非。

    排名第四的是现任墨家钜子欧阳志远的同门师弟韦驼。

    早几年,韦驼和现任钜子欧阳志远分别任墨家总坛的右护法、左护法,位置仅次于钜子之下。大秦时代,以右为尊,右护法位置稍高于左护法,朝中右丞相位置也稍高于左丞相。

    据说韦驼聪明程度强于欧阳志远,对武功的参悟能力强于欧阳志远。很多人一直以为他会接任钜子之位,但在上任钜子把钜子之位传于欧阳志远后,韦驼离开墨家总坛管理事务,隐匿于江湖游侠之间。

    墨家却公告说是韦驼在总坛闭门修炼,但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目前他在江湖上音讯全无。

    排名第五的是居住于秦境内的现任墨家钜子欧阳志远。

    历任墨家钜子的功夫虽然不会在江湖游侠中排名数一数二,但面对本门和其他派别的竞争,钜子之位绝对不会选择一个无能的人来担任,其武功肯定也是名列前茅的。

    排名第六的,是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