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炖了一只野山羊,全家都喜气盈盈的,庆祝着新房子建成。

    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只有张向阳的兴致不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大爷,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张曙光发现了张向阳的异常。

    现在莹姐有了正式工作,建光和建国的学习成绩也不错,按理说他应该没什么不顺心的呀!

    “小光,马上就要秋收了,今年一年都没怎么下雨,估计产量不会高。

    如果如实报产量,正常按照比例缴纳公粮,估计还能结余一些。

    如果还像去年一样虚报产量,把粮食全部都交上去,后半年大家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

    张向阳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能让他这么苦闷的,也就是生产队的事了。

    “如实报不行吗?为什么要虚报产量?”

    张向南三年都不在国内,对浮夸风一无所知。

    “没办法,全国各地都是这么整的,产量报低了,领导不高兴,会被当成典型批评的。

    其实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他们也都心知肚明,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我不是官迷,这个大队长干不干也无所谓,我就怕我下来以后,再上来一个不管乡亲们死活的。”

    张向阳能和张向南关系这么好,那肯定是性格相近,意气相投的。

    浮夸风张向阳十分看不惯,要不是为了乡亲们,他早就不伺候着了。

    这两年,但凡饿死人多的生产队,都是报产量报得太夸张的。

    产量不是胡乱报的,你报多少产量,就要缴纳相应比例的公粮。

    很多生产队交完了公粮,粮仓里一粒粮食都不剩,粮仓里的耗子都含泪跑了。

    老百姓辛苦一年,一粒粮食也分不到,别说草根树皮了,有些地方都开始吃土了。

    观音土能让人有饱腹感,可这玩意根本就拉不出来,老百姓一个个胳膊腿像麻杆一样纤细,挺着一个大肚子直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