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方权衡(3/5)
当然,旁观战争的人往往说得轻巧,实际却毫无意义,但英国人对此并不在意。
反正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
不过,英国政府也没有因此而过分忧虑。
因为英国与德意志帝国——确切地说,是通过与汉斯·冯·乔男爵的交易,早已设置了“安全保险”。
救下凯撒的那个少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承诺。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居然真的成功让俄罗斯迈出了迟缓的步伐。
俄罗斯官员的领头人谢尔盖·维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伯爵,对与日本达成和平协议的态度之积极,甚至让英国人感到惊讶。
或许,俄罗斯方面也无力发动攻势,在表面上保全体面的情况下,他们急于结束战争。
考虑到维特的性格,这一切也不难理解。
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意外的转折。
正当英国人以为可以悠闲地喝茶,等待战争结束时,俄国突然声称无法就此结束战争,并决定向远东派遣舰队。
起初,大家以为是维特背叛了所有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是尼古拉二世与别佐布拉佐夫——一个无能的皇帝与一名奸臣的搭档,酿成了这一事态。
不论原因如何,俄国舰队的出动,都是英国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正当英国政府绞尽脑汁试图解决问题时,德意志帝国传来了消息:如果波罗的海舰队出动,他们将动用德国海军,通过外交手段引导局势。
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愉快的提议。
就像一个原本讨厌的人突然展现出意外的一面时,人们下意识就会觉得他顺眼了多。德意志帝国也因此在英国的好感度中大幅加分。
“不过,这其中有个条件,如果黑海舰队出动,就需要我们英国来阻止。”
“黑海舰队出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俄罗斯要派舰队,为什么会派黑海舰队而不是波罗的海舰队呢?”
因全力争取无畏舰预算而瘦削憔悴的费舍尔海军上将,讥笑着回答贝尔福。
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若非奥斯曼帝国开闸放行,是根本无法通过的。
俄罗斯对此心知肚明,自然不会轻易动用黑海舰队。
反正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
不过,英国政府也没有因此而过分忧虑。
因为英国与德意志帝国——确切地说,是通过与汉斯·冯·乔男爵的交易,早已设置了“安全保险”。
救下凯撒的那个少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承诺。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居然真的成功让俄罗斯迈出了迟缓的步伐。
俄罗斯官员的领头人谢尔盖·维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伯爵,对与日本达成和平协议的态度之积极,甚至让英国人感到惊讶。
或许,俄罗斯方面也无力发动攻势,在表面上保全体面的情况下,他们急于结束战争。
考虑到维特的性格,这一切也不难理解。
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意外的转折。
正当英国人以为可以悠闲地喝茶,等待战争结束时,俄国突然声称无法就此结束战争,并决定向远东派遣舰队。
起初,大家以为是维特背叛了所有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是尼古拉二世与别佐布拉佐夫——一个无能的皇帝与一名奸臣的搭档,酿成了这一事态。
不论原因如何,俄国舰队的出动,都是英国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正当英国政府绞尽脑汁试图解决问题时,德意志帝国传来了消息:如果波罗的海舰队出动,他们将动用德国海军,通过外交手段引导局势。
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愉快的提议。
就像一个原本讨厌的人突然展现出意外的一面时,人们下意识就会觉得他顺眼了多。德意志帝国也因此在英国的好感度中大幅加分。
“不过,这其中有个条件,如果黑海舰队出动,就需要我们英国来阻止。”
“黑海舰队出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俄罗斯要派舰队,为什么会派黑海舰队而不是波罗的海舰队呢?”
因全力争取无畏舰预算而瘦削憔悴的费舍尔海军上将,讥笑着回答贝尔福。
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若非奥斯曼帝国开闸放行,是根本无法通过的。
俄罗斯对此心知肚明,自然不会轻易动用黑海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