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之重,陛下尚需磨砺。”

    “大夏之事,群臣未能各尽其职。”

    “为扶持社稷,哀家不得不暂为陛下分忧,替百姓请命,替国家守正。”

    轻纱后,太后微微抬手,示意众臣低头俯首,言辞平静中透着无可置疑的威严,

    “哀家所为,不过是望陛下日后能驾驭朝局,还百姓以安宁,还国祚以昌盛。”

    “诸位爱卿,当共勉为之。”

    片刻的寂静后,大臣们纷纷低头应和,声音整齐划一,

    “臣等谨遵太后教诲!”

    这场景乍看忠诚无比,实则大有文章。

    太后方才那番话,滴水不漏。

    既未提及垂帘听政的字眼,又巧妙地将朝局不稳的责任引向群臣,更将自己置于为江山社稷牺牲奉献的高位上。

    如此言辞,谁能挑剔?

    谁又敢挑剔?

    大臣们面面相觑,尤其是那些忠臣,手心里各个攥着冷汗。

    纵然他们知道此举有悖于礼法。

    可是现在,却连嘴角都不敢多动一下。

    太后的身份如山般压顶。

    以其身份和威望,说出这种话,哪怕字里行间藏着再多锋芒,谁又敢轻易反驳?

    更何况,人家话里话外,都是站在社稷和苍生一边。

    任何质疑,哪怕是忠臣,也只能生生咽下。

    除非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