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的另一位帝王,北燕皇帝宇文清,同样身负北燕气运,虽相比于大周微不足道,但同样也能感受到一些异样。

    随后宇文清终于下定决心,召集群臣,进行了一场事关北燕百年国运的决定性朝会。

    这次朝会唯一的主题就是为国取仕。

    北燕治下乃是草原民族,相对野蛮,不通教化。

    对于北燕国如何保证朝廷官员不断有新鲜血液,已经争论了好几年的时间。

    今日,宇文清终于拍板,决定效仿大周,实行科举制。

    而北燕学子所学经义,不是别的,而是许知行传下的至圣儒学。

    宇文清定下三年国策,在草原各个新修而起的城池开设学堂。

    将至圣儒学印刷成册,传遍全国。

    从今以后,至圣儒学便是北燕国读书人心中的圣典。

    这一个决定一下。

    远在万里之外的许知行便感应到了。

    那刚刚兴起的文道气运,开始自然而然的向北燕倾斜。

    北燕国原本只有一根国运天柱,象征着百年国运。

    得文道气运滋补,第二根国运天柱便开始有了雏形。

    当然也只是一个雏形而已。

    在北燕实行科举,究竟效果如何还要看三年后的第一场科考。

    若顺利,则北燕国国运大增。

    若不顺利,说不定会动摇国本,加速北燕的衰败。

    京都城外,许知行带着赵虎萧承平两人已经走到了泰安城门口。

    已经二品修为的赵虎心生感应,正要抬头看向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