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一片混乱,董斯神态悠闲的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忙乱的众人:“你们既然在忙,那船的事,就晚点再谈吧。”

    姜瑾还不知道董斯一出手,呃,不对,是一出口就把盛弛气吐血,把泽阿郡弄的人仰马翻。

    她此时正和洛倾辞,陈梓讨论关于办报纸的事。

    随着百姓越来越多,思想教育必须跟上,正确的思想引导,才能确保百姓对她高度集中的凝聚力。

    “何为报纸?”洛倾辞不懂就问。

    陈梓也眼神灼灼看着姜瑾。

    姜瑾组织了下语言:“报纸就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时事评论等为主的定期出版物。”

    “可记录各战事变动,这个战事不局限于我们,还有其他州郡甚至其他国都可刊登,让百姓了解外面的情况,让所有人都知道时局混乱。”

    “还可刊登我们的政策法规,可歌颂战役英雄,可铭记我们砚国的先烈。”

    “总之大事小事,过去得失,未来预测,都可刊登,可以平均几天半个月发一次,也可每天发。”

    洛倾辞和陈梓立刻就明白了报纸的巨大用途。

    尤其是洛倾辞,她对政事非常敏锐。

    此时她深刻领悟到,如果手中掌握报纸这种强大的工具,就如同握住了一把可以轻易操控舆论走向的利剑。

    可以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各阶层百姓,从而引导他们形成特定的观点和看法,使得各团体团结在姜瑾周围,增强凝聚力。

    有了报纸,以后不管是推行新政策,宣传新理念,都会变得事半功倍

    她再次感慨扫盲的英明之处,正是因为有了扫盲打底,这个报纸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之前的戈凤百姓基本都扫盲过,虽然字不可能认全,甚至有不少人学了几天就不学了,但还是有不少人认认真真学了的。

    何况戈凤孩童都在上学,能帮着念报纸,还有简体字典,实在不认识的字还能查字典。

    至于山关县和春荣县,同样建了书院,等搞完建设,扫盲必然也会跟上。

    这个冬季过去,三县的人全都会通过扫盲,读懂报纸,想想就让人心口发烫。

    “主公大才。”洛倾辞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