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听了高名衡的话不禁冷笑,“好一个‘不知下面人办事时哪里出了差错’,一下子便将你们这些开封百姓的父母官责任给摘得一干二净。

    难道你们不应该是在决定启用‘决堤’之计时,便想到有可能令黄河大决堤,引发洪水吗?”

    高名衡确实没修炼到完全不要脸皮的程度。

    听刘升这话,他沉默了。

    刘升一看高名衡这表情,便知道被他说中了。

    而根据他从讯风卫等方面获得的情报,黄河决堤,洪水灌城,这些大明官员、权贵很快就弄到船只出城,有的甚至早有准备。

    若非对黄河决堤有所提防,怎会准备得如此充足。

    这些人肯定不想让黄河大决堤,爆发洪水。但是,他们也肯定对“决堤”之计的危险有所了解。

    说到底,就是为了守城、消灭部分闯军,而枉顾开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就是典型的封建官僚思想:只要开封城守住了,周王也保住了,不论百姓死多少,在大明朝廷那里,他们都是有功的。

    历史上的事情也证明了这点。

    爆发了比这一时空更猛烈的洪水,使开封东南六七百里地皆遭水灾,殃及数百万生民,开封等诸多城池也没了,可就因为保住了周王,高名衡、黄澍等官员事后竟都升了官,履历中甚至有“守土灭敌有功”的褒奖!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这些人竟然也不怕因洪水死难的几十万开封百姓化作冤魂来索他们性命!

    当然,据说历史上明军、闯军先后使用决堤之计。明军是想引水灌注护城河,顺带冲走部分闯军;闯军则是想用水浸倒城墙,协助攻城。

    虽说双方在历史上实操没出问题,决堤完又堵上了缺口,却留下了巨大隐患,这才使得秋汛时黄河大决堤。

    若让刘升来评论,便是这两方都又蠢又坏!

    没哪一方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

    这一时空虽然爆发的洪水较小,又有崋军北上搜救百姓,使得因此次黄河决堤而死难的百姓大大减少,但估计仍有数万乃至十几万百姓遇难。

    所以,刘升没想轻易放过开封这些官员。

    他目光锐利地盯着高名衡,道:“堂堂大明巡抚,竟敢做不敢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