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原是住在七桥瓮附近的农户,据说祖上与赵宋皇亲有关。

    赵康虽然经常拿这个出来显摆,自己心里却是不信的——若他家祖上真是赵宋皇亲或宗室,咋轮到他这儿,往上不知多少辈都在泥巴田里讨饭吃的呢?

    说起来,虽然家住南京城外,但他家之前的日子过得可真不怎么样。

    家里田产原来有多少他不清楚,但传到他爹这儿,便只剩三亩中等水田和不足一亩的菜地。

    到底是南京城边,父母硬是靠着这点田地,把他们三兄弟和一个妹妹拉扯成人。

    在他们长大的这些年中,官府税赋一年重似一年,尤其是在三饷相继开征之后,家里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好他们几个都长大到能替家里干活,于是母亲就到城里给大户人家帮工,贴补家用。

    这样的日子虽然能勉强过下去,但他们兄弟三个想要成家却千难万难。几年前是用小妹换亲,才给年近三十的大哥成了亲。

    至于他和三弟,都二十好几了,却只能单着。

    大哥成亲后按例是要分出去住的,但家里却不敢——家中就剩这点田地了,若是再分家,两家怕是都活不下。

    后来老爹就找他和三弟谈话,让两人自己出去闯荡——当兵也好、到南京城里混街面也好,就算是去当贼匪都没问题,总之找个路子活下去。

    就在赵康准备按老爹说的干时,南京变天了。

    先是左大帅带着几十万大兵来了。

    他和三弟当时想去当左大帅的兵,却因没银子报名,没能当上。

    也幸亏没当上。

    因为一个多月后左大帅就败了,崋军占了南京。

    然后日子就迅速变好了。

    最开始,赵康是想投崋军的。

    然而,投崋军虽然不需要交银子,却需要通过考核——报名的人太多了,太卷,他和三弟都没能通过考核。

    恰好当时崋军雇人修路、修桥、挖沟渠,虽然每月工钱不过一两钱银子,却包吃包住。他跟家里一合计,觉得好歹是条出路,便跟三弟一起去给崋军干活儿。

    干了一个月,他俩就因为干活好,被选入了崋军的工兵部队,算是当上了崋军,就连月薪都涨到了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