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汪志道不敢口出狂言,要论起运河上做盐务买卖,他有着绝对的自信。

    “好,汪兄果然大手笔!”

    “本官每月能提供两万石盐,并且每月yAn谷县还有着数十万民众衣食所需,汪兄如若能运来米粮r0U食,本官可以全部交由你来供应。”

    明朝前中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遵循着以物换物的原则,沈忆宸现在继续米粮r0U食,刚好可以用盐与汪志道进行交换。

    按照明朝官盐每石二两的定价,这就是四万两白银的大生意,再加上数十万人的衣食住行,每个月交易量摺合下来能达到六至七万两。

    一般运河上的小商家,还真吃不下来。

    只是沈忆宸的这番言语,让在场的卞和、姜沛等人,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因为目前沈忆宸手中,别说两万石盐了,就连两石盐都没有。见过画大饼打空头支票的,还真没见过吹的这麽狠的,万一山东都转运盐使司旗下盐场没“抢”过来,拿什麽去支付两万石的盐引?

    果然无事献殷勤,非J即盗,沈忆宸表现的越热情,就越有J商的潜质。

    汪志道完全没有怀疑沈忆宸在空手套白狼,他在听完对方的筹码後,立马就给出了早就商定好的报价。

    “佥宪大老爷信任,草民定当竭尽所能,每月运来足量的米粮r0U食。另外扬州汪氏愿出白银三万两,在张秋镇置办商铺仓储!”

    这就是汪志道给出的报价,张秋镇目前废墟一片,三万两足矣彰显诚意。

    没想到沈忆宸听到这个报价後,立马就摇了摇头道:“十万两,本官专门给你划分出一条街为汪氏商行。”

    十万两?

    汪志道简直惊呆了,哪怕在寸土寸金的京师,买下一条街的产业可能都用不了十万两,张秋镇何德何能值十万两?

    “佥宪大老爷,十万两有些过多了,草民承担不起。”

    汪志道不敢得罪沈忆宸,只能委婉的表达拒绝,这个看起来面和心善的状元公,属实在狮子大开口。

    “除了一条街的商行,本官治水期间将打通运河山东境内钞关,汪氏每艘运船关税b以往少收五成,并且快速放行通过,不会有任何的吃拿卡要!”

    明宣德四年(1429年)在运河上设立了七座钞关,从北向南依次是京师崇文门,天津河西务、山东临清、淮安、扬州、苏州浒墅关、杭州北新关。

    其中山东临清钞关,为大明七大钞关之首,每年徵收税银在十万两以上。官方漕船名义上过关是不缴纳关税的,所以钞关主要徵税对象,就是江浙地带的商户。

    汪氏运船每年在山东临清关缴纳的关税,就得高达数万两。并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关税,暗地里被吃拿卡要的银钱,几乎还要翻个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