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笑了,周不疑的确是蛮聪明的孩子。

    摒弃年轻气盛的高傲心态,以理性的直觉推断出的结果往往精准得令人惊叹。

    对于周不疑的猜测,诸葛亮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也认为是他。”

    周不疑抿抿嘴,英俊的脸上却未显任何得意之色。

    在现在的诸葛亮的面前,他已失去了所有可以狂傲的资本和底气,留下的只是由衷的欣赏和敬佩。

    “先生,那接下来,我们可是要归荆投奔刘皇叔么?”

    言谈之间,他已猜到,玄德公刘备或许正是恩师理想的主公。

    周不疑为确定自己的猜测,故而一问。

    可这一问,却让诸葛亮那颗柔软的心不禁一痛。

    他知道,皇叔早已三顾茅庐。

    算一算,离开荆州已经好几个月了,也许在这段时间,皇叔已经四顾茅庐了。

    ……可我却还不能与皇叔相见。

    ……我还有我的使命没有完成。

    想到刘备一遍一遍去茅庐求贤而不得,又脑补出刘备那无比失望的表情和心情,诸葛亮心中就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心疼和愧疚。

    梦中的自己未能复兴汉室,愧对陛下的三顾之恩,现实中却还要让主公奔波劳顿,无功而返。

    他只有安慰自己:

    现实的主公和梦中的陛下或许并不一样,他对自己并没有梦中那般求贤若渴。

    也许……

    三次以后就不会再来了吧。

    也许……

    主公会生我的气,觉得受到了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