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里浇熄了篝火,四十多名吐蕃骑兵翻身上马,随着达布一同步上了山脊,看远处一片白雾茫茫。

    “伦钦!为何此次历练你非要找那个修渠的?”

    “因为我们新得了河西,而我不仅掌管青海,我还是河西伦钦,我的子民需要休养生息。对于河西来说,养牦牛不如种地,种地就需要水渠。”

    “那绑着的那汉人呢?”

    “带上他,给他一口吃的。”达布策马前行,“他了解平凉村!”

    “是!”

    ……

    “哈欠!”

    赵正使劲打了个喷嚏,感觉鼻子里有什么东西在往里钻,于是随手抽了两张草纸使劲地撸了一把。

    “可是受了风寒?”赵金玉关心地问道。

    赵正摇了摇头,“无妨,来,接着说!”

    今日上午,县府快马送来了告警文书。赵正大致看了一眼,文书上对桦岭惨案只聊聊几笔带过,重点是通告各乡各村,苍宣县内匪情突发,且匪贼手段残忍,行踪不定,在右武卫军未达之前,望各村坚壁清野,做好预防。

    但眼下正是春耕,撒下去的稻种也已发苗,过不得十数日,便是栽种的时节。在此节骨眼上,苍宣县却突发匪患,对于各村来说,都面临着二选一的难题。

    要么按文书所说坚壁清野,等待平匪,今年歉收一季;

    要么不管不顾,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耕种。

    赵正做了最坏的打算,但他没有放弃春耕。该犁的地还得犁,该开的荒地还得开。只不过在此基础上,他把视线往村外二十里地外延伸了出去。

    村里的老人孩童,分东南西北而出,时刻注意广袤原野和大通河对岸的风吹草动。并且设置观察哨,总哨在后山。只要见到马匪,依次放倒消息树,后山再树一片红色旗帜,一旦确认消息属实,便大摇旗帜,到得那时,全村人便须立即停下所有事务,按照赵正在图纸上的部署全力抗贼!

    “全村十四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丁壮统计一百零四人,除去身带残疾不能杀敌的,还剩八十八人。”赵金玉算了半天,道:“按元良说的,村里有四处要害、六处必守,分别是村口一处、村东南大柱家后院一处、村西一处,村东一处,这四处要害有漏洞,暂时无法补齐,已做伪装,但为防万一,需要派人盯着。村内巷道五处设计杀敌、祠堂一处是最后死守之地。”

    “是不是说,若是让贼人到了祠堂,我们就完了?”赵吉利问道。

    赵正点头,“祠堂里都是老弱妇孺,是平凉最后的庇护所。所以各位叔伯弟兄,贼人不来则以,来了,就不能让他们靠近祠堂。村内的巷道,无论死路、活路,都要变成贼人的不归路。”

    众人齐齐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