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靠着科盟为自己在开设的沙市-锦城专属线路,不断地和科盟总部的几名高级专家交流着在小月湖的一些发现。

    期间郎华一直陪同,并根据前世的蛛丝马迹来提供些可用的见解。

    郎华知道无论是前世的湖岸基地,还是这一次的棱镜平台,都不过是张诚进行子母机研究的副产品。

    棱镜平台和子母机两项产品的运行机理同属于时空相位传递理论,本质上是一根枝桠上结出的两颗果实。

    末世十三年郎华曾经通过启用一座基本完成的初代子母机开启重生之路。

    而年初设立在南齐的传送基站,则可以看做是初代子母机的半成品。

    只能传输物体,不能干扰时间。

    上辈子时空相位传递理论问世之后,张诚把全部心力都放在了子母机的研究上,很多在那时看来不够重要的发现都被一一搁置。

    张诚曾在那塔山制作过简易的传送基站,希望能用它为郎华的守城部队配送物资。

    但因为缺少公式中的某些关键参数,他盲目地试验了上百次都没有成功过。

    后来全球战事愈发紧张,这些研究也都被放弃了,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好在这次有郎华带回来的公式和数据,风尾山围城战后张诚闭关数月,吃喝拉撒全在实验室里度过。

    这次他在子母机的研究上终于又有

    了突破进展。

    照他的话来说,完全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只不过这次的巨人是他自己。

    郎华听后朝他狂翻白眼,啐他自卖自夸,好不要脸。

    不过有前世十三年的研究资料作为支撑,一切似乎都变得简单起来。

    简单一词,自然是郎华的说法。

    张诚作风严谨,从来只会说“更明朗了一些”。

    无论什么研究,只要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来都不会和简单沾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