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则的话,刘宏锟知道,徐道邻这话决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刘宏锟是处处为川军考虑,但他不傻,中央政府显然不许他人染指这些防空炮,那他就没必要去冒这个头,去跟他们争了。

    就在二人聊到的时候,会议室门外又走进来了澳大利亚大使。他从本地的银行里换到了100根大黄鱼,价值3万法币。

    然而当他听说瑞典公使已经拿走了最近半年的全部产量后,气得破口大骂赃话。而那两个词儿,朱则刚好也听得懂,因为电影里短视频里经常能看到。

    然后,他似是狠狠下了一个决心,说道:“朱老板,这里是100根大黄鱼,是我们的定金!但是我们需要1万支青霉素。

    你放心,等我们回到南京,会立刻将剩余部分黄金送过来!”

    “那不行!规矩就是规矩!我一开始跟你们都说好的,怎么能为了一点点利益就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呢!

    你们想要更多的青霉素,完全可以回去之后取了黄金再来嘛!为了避免被其他国家赶在前面,我建议你们还是尽快吧!”

    朱则当然不可能答应他们的要求!一旦答应,规矩不成规矩,必然会因此遭到其他国家的记恨。得不偿失。

    澳大利亚大使在争取了半天,依然没能成功后,只能悻悻离去。离去之前,跟培克·飞利浦一样,把之前管刘宏锟借的钱又还给了他。

    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希腊也都是如此,先后把定金又换成了黄金。

    收完钱,朱则在离开前,先是给了刘宏锟500块钱中介费,接着又把自己的请柬送给他,邀请他参加自己的婚礼,并当自己的证婚人。

    有这种好事,刘宏锟自然是非常愿意,承诺届时必到。

    回到家后,朱则先是跟两女说了其中的事情,接着跟她们商量是否扩产的事情。

    按朱则的想法,可以适量增产,以应对将来日益增加的订单量,也可以多挣一点。

    谭小灵对于朱则的想法,表示赞同,认为可以适量增产。

    冯楠则认为,短时间内不适合增产,至少在实验室改扩建完成,原材料的来源和废料的处理稳定之前,不适合增产。

    最佳的时间,就是等工业园区完全建成,工厂开业,同时跟德国美国的交易完成之后。

    对于大家的意见,朱则进行了认真的考虑。

    自己和谭小灵的出发点,是从尽快完成几国的订单,好为几大强国腾出产能,拉近跟他们的关系,让他们为自己保驾护航。

    而冯楠的出发点,则是从最根本的技术安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