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明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中山装,头戴一顶解放帽,这是那个时代的标志。

    路人们匆匆赶路,或拎着篮子去市场,或背着书包走向学校。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听说了从这个县城走出去的年轻画家李向明,他在四九城举办了个人画展,受到赞誉,但在这小地方,大多数人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见到李向明真认识的,没有几个。

    当李向明穿过人潮密集的市集时,一个挑着担子卖菜的小伙子瞥了他一眼,突然停下脚步,眼睛瞪得圆圆的:

    “喂,你是不是那个画家李向明?”

    李向明微笑着点头:“我是李向明,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

    语气平和,不带一丝架子。

    这一下子,消息就像被点燃的烟火,迅速在人群中传开:

    “李向明回来了!李向明在这里!”

    顷刻间,人们围拢过来,想要一睹这位本地英雄的风采。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挤到前头,眼神中透出认真:

    “你就是那位画家吗?我孙子整天叨咕你的名字,说你的画里有诗意。”

    李向明对老人恭敬地行了一礼:

    “谢谢你,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他的自行车周围,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车筐里的画卷,好像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宝物。

    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指点着李向明:

    “看啊,宝贝,这就是画画的大叔叔。”

    人们的议论声、赞叹声汇成一片,李向明却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微笑,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和满足。

    “李画家,能给我们签个名?”

    一位羞涩的少女提出请求,眼神中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