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香接过信,看了看信封上的字,接过邮递员递给她的笔,在一张表格上签了字。等邮递员走后,刘桂香回了家,关上门,迫不及待的撕开了信封看起了信。信是刘桂香大哥让她侄子给她写的回信。信上写着他们一家在奉天生活,愿意刘桂香回去跟他们生活。既然已经得到娘家人的答复,刘桂香也不打算继续忍气吞声跟易中海过下去。刘桂香动作麻利的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然后翻箱倒柜的把家里所有的钱找了出来。

    还别说,易中海这些年赚的还真不少。刘桂香给易中海留了二十块钱生活费,至于其他的钱包括易中海私藏的金条和银元,刘桂香全部打包,塞进了自己的铺盖卷里,然后找出户口本,把她那页从户口本上拿了下来,放进了贴身口袋里。然后拿出笔和纸,酝酿了一下,给易中海写起了信。

    “老易家的,你这是要去什么地方啊?!”刘桂香拿着行李出门的时候,被隔壁院的邻居叫住了。

    刘桂香回答道:“刚刚收到老家的信。老家那边受了灾。我给他们寄些东西去。”说罢刘桂香片刻不敢耽搁,拿着东西就往胡同口走。一路紧赶慢赶,临近中午的时候,刘桂香到了火车站。

    马上就要过年了,火车站也没有什么人,冷冷清清的。刘桂香很快就买到了下午一点钟从四九城开往奉天的火车票。刘桂香坐在候车室里,抱着行李发起了呆。脑子里不断的回忆着她跟易中海这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刘桂香忽然觉得,她这些年都生活在了易中海的阴影之下。如果不是去医院检查身体,知道自己身体没有问题。要不然,还不知道,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呢?!

    随着候车室里广播声响起,刘桂香回过了神,扛着行李向检票的地方走去。

    上了火车,刘桂香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把行李放好后,坐了下来。没过多久,火车开了。看着越来越远的月台,眼泪就像是开闸泄洪的水库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的流了下来。哭了一会儿,刘桂香也发泄完了,忽然觉得堵在胸口的石头消失了。

    “东旭啊!把东西放好,快点来家里吃饭!”晚上五点钟多一点,易中海带着贾东旭进了四合院大门,跟贾东旭叮嘱了一句,直接往家里走去。

    进了门,易中海就发现不对劲了。走到桌子边,易中海刚把手里的饭盒放到桌上,就看到桌上的信。易中海拿起了信封,迟疑了几秒钟,从里面抽出信看了起来。一目十行,易中海很快就看完了信里的内容。易中海的脸色瞬间变的煞白。

    这时贾东旭从外面跑了进来,看到易中海神色有些不对劲,急忙跑到了易中海的身边,问道:“师父,你没事吧?!”接着贾东旭扶着易中海坐下。

    易中海喃喃自语的嘀咕道:“她怎么能这样?!她怎么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