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边城县传出一条震惊的消息。

    谢廷杀人了,这次是真的,这小子杀人的地点仍然是国外,这次据说是可以确定的。

    这小子杀的人还然是中国人,是派出国外的外交官。

    麻烦惹得天大,甚至引起了两国邦交的相互抗议,直到邻国外交部门说凶手就是谢廷的时候,才让所有人大感震惊!

    边城县公安部门也接到了各级严加督办的密电,与此同时,县里来了一帮神秘人物,公安局长被“双规”了。

    得到这个消息,杜怡奇有了些微的担心,至少杜怡奇曾经让茶馆的美女去看过一次谢廷。

    调查深入细致地展开了,当真相公布的时候,让全县的所有领导、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原来这公安局长居然贪污受贿高达一千二百多万。

    杜怡奇们所有的常委都大吃了一惊,这平常并不显山露水的公安局长,怎么能收受这么多的钱财。

    边城县出了这种事儿,又一次迅速地传遍了全省。

    省纪检委书记指出:“新时期的反腐已经成为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绝不仅仅在高层领导干部中,绝不仅仅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

    有了这个指示,各级对边城县的反腐工作全面展开,从重从快从严的指示再一次得到体现。

    其实,杜怡奇一直认为“从重从快”的提法,欠妥当,他一直认为一个文明规范的体制,应当是持续的、稳定的,而不是靠运动式治理,一种法律的威严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而不是在特定的时候从严从重从快,从而显得时紧时松。

    然而,没有来得及我细想,边城县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各种各样的工作组接踵而至,有点应接不暇了。张书记和李秘书长都显得非常担心,从州里给杜怡奇打来电话,却又不清楚该怎么说,告诉杜怡奇要加强全县的党风工作,不要把人心带散了。

    来查公安局长的工作队伍都是外地来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本地的,就连一个州里的工作人员都没有。

    这样做是有好处的,是为了不受各种人情世故的干扰。毕竟在官场混了二、三十年,能贪这么多钱,后面少说也能牵扯出一票儿领导。

    事实上,从这件事儿开始,边城县就有点乱套了。

    牵扯的部门越来越多,牵扯的人也越来越多,导致整个边城县的工作秩序一片混乱、空气空前的紧张,人人自畏。

    从重从严从快的指示,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陆续有不同的部门、一些干部被叫去问话。

    有一种现象是普遍的,那就是边城县是个穷县,大多数的干部是没有机会贪污、拿到数目比较大的巨款的。

    但吃吃喝喝、侵占公共财物,强行摊派,借婚丧嫁娶敛点小财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