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妹妹千好万好,自然会有欣赏她、爱护她的好男儿,何苦要一个并不喜欢她的男人?更何况以宝钗的性子,也很难真正喜欢贾宝玉,原著里大约也是无奈之下的无奈之举罢了。
送走送信之人,薛虯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思索薛家未来要走的路。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应该先稳定薛家,确保在贾家和王家出事时不被牵连覆灭,之后再慢慢图谋发展。但宝钗要选秀,这个法子便不成了,他得快速积累势力,好给宝钗撑腰。
但以薛家如今的地位,想要短时间内和宫里搭上话尚且不易,更不用说给宝钗做倚仗。
指望别人?
贾家自身难保,王子腾看似风光,可是他的另一个外甥女元春进宫多年还是小小女官,可见他在宫里并没有多少能量。
更何况原著里王子腾死得很早,不知是意外还是阴谋,若是意外,小心防范也就罢了,若他掺和到了什么要命的事情里头,那真是防不胜防。
还是得自己立起来才好。
机会也不是没有——
薛虯看向京都的方向,皇帝御宇数十年,而今已垂垂老矣。太子早立,然而近年来行事荒唐,与皇父矛盾频发,一度有废黜之议。皇子们蠢蠢欲动,百官也各有归附,朝堂上早就暗潮汹涌。
对投机者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旦押注成功,便能青云直上。
想要入局并不容易,但薛家不是毫无资本——他们有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皇子也不能免俗,眼下需要考虑的是,他要投入哪个皇子门下。
皇帝膝下皇子不少,但成年的只有六个。
太子乃中宫皇后所出,既嫡且长,幼时便被封为太子。皇帝与皇后少年结发,感情甚笃,太子又是他二十四岁倍感压力时出生的第一个皇子,自然颇为看重。皇后去世后,皇帝更是将一腔思念托付在儿子身上,十分宠爱。
二皇子与太子仅相差半岁,乃贵妃崔氏所出。崔氏出身著姓望族,家族子弟众多,在朝堂上能量不小。二皇子颇有才干,又有崔氏作为臂助,气焰极盛,多年来与太子针锋相对,剑指储君之位。
这两位都是争储热门选手,身边英才环绕,愿意为他们效力的家族多不胜数,想要在他们身边出头实在太难。且薛虯并不好看这两位,所以不纳入考虑。
三皇子早逝不提。
四皇子乃宠妃所出,外家家世不高,他本人低调内敛、各项才能均不拔尖,在皇子中存在感不高。但薛虯研究过,但凡交到四皇子手里的差事,每一桩都完成得极为出色,可见他并非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野心,只是收敛了锋芒罢了。
五皇子和七皇子乃甄贵妃所出,甄贵妃在后宫风头无两,两位皇子也聪明伶俐,很得皇帝喜爱,很难说会不会后来者居上。
六皇子体弱多病,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下不了床,肯定是坐不了皇位的。
送走送信之人,薛虯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思索薛家未来要走的路。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应该先稳定薛家,确保在贾家和王家出事时不被牵连覆灭,之后再慢慢图谋发展。但宝钗要选秀,这个法子便不成了,他得快速积累势力,好给宝钗撑腰。
但以薛家如今的地位,想要短时间内和宫里搭上话尚且不易,更不用说给宝钗做倚仗。
指望别人?
贾家自身难保,王子腾看似风光,可是他的另一个外甥女元春进宫多年还是小小女官,可见他在宫里并没有多少能量。
更何况原著里王子腾死得很早,不知是意外还是阴谋,若是意外,小心防范也就罢了,若他掺和到了什么要命的事情里头,那真是防不胜防。
还是得自己立起来才好。
机会也不是没有——
薛虯看向京都的方向,皇帝御宇数十年,而今已垂垂老矣。太子早立,然而近年来行事荒唐,与皇父矛盾频发,一度有废黜之议。皇子们蠢蠢欲动,百官也各有归附,朝堂上早就暗潮汹涌。
对投机者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旦押注成功,便能青云直上。
想要入局并不容易,但薛家不是毫无资本——他们有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皇子也不能免俗,眼下需要考虑的是,他要投入哪个皇子门下。
皇帝膝下皇子不少,但成年的只有六个。
太子乃中宫皇后所出,既嫡且长,幼时便被封为太子。皇帝与皇后少年结发,感情甚笃,太子又是他二十四岁倍感压力时出生的第一个皇子,自然颇为看重。皇后去世后,皇帝更是将一腔思念托付在儿子身上,十分宠爱。
二皇子与太子仅相差半岁,乃贵妃崔氏所出。崔氏出身著姓望族,家族子弟众多,在朝堂上能量不小。二皇子颇有才干,又有崔氏作为臂助,气焰极盛,多年来与太子针锋相对,剑指储君之位。
这两位都是争储热门选手,身边英才环绕,愿意为他们效力的家族多不胜数,想要在他们身边出头实在太难。且薛虯并不好看这两位,所以不纳入考虑。
三皇子早逝不提。
四皇子乃宠妃所出,外家家世不高,他本人低调内敛、各项才能均不拔尖,在皇子中存在感不高。但薛虯研究过,但凡交到四皇子手里的差事,每一桩都完成得极为出色,可见他并非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野心,只是收敛了锋芒罢了。
五皇子和七皇子乃甄贵妃所出,甄贵妃在后宫风头无两,两位皇子也聪明伶俐,很得皇帝喜爱,很难说会不会后来者居上。
六皇子体弱多病,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下不了床,肯定是坐不了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