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也可以给萧造传个话啊,管他有没有结果,起码让我们知道他很安全啊。”

    张恪心里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决定相信萧瑀,这个胖子别的本事没有,结交人的能耐还是有的。

    光看他结交的巴蜀众人就行了,省了李靖多少事。这次进长安,是他主动提出来的,想必他是有所准备的。

    也不知道长孙无忌是不是也到了长安,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张恪闭上眼睛,想像着长安城的庄严雄伟,肯定无法像前世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但在这个年代应该是独领风骚吧。

    想到这里他想起来了,似乎前世见过一份文献,上面说其实长安城也就四五个县城那么大,要是这样算的话,对于习惯了基建狂魔战绩的他来说,其实还真的没有多大。

    “大哥,我觉着长安城已经够大了,将来没有必要再扩大了。”这个时代完全没有什么工业,顶多算是个小作坊,这么大的城市其实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房玄龄点点头,“开皇年间,隋朝统一全国,国力蒸蒸日上,那是真正的富庶,真正的四海来朝。可是当今皇上,好大喜功,总是喜欢做一些过头事,结果是害的民不聊生,国力几乎丧失怠尽。

    王爷应天顺命,自当学习文帝,以当今皇上为戒,如此则天下苍生有福了。”

    这话说得有些大逆不道,不过他们两个人在一起说说还是可以的,毕竟关系在这儿摆着呢,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张恪看向房玄龄,“拿下长安又当如何?当今皇上还在江都……”

    房玄龄呵呵一笑,“王爷,你不过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罢了,谁又有说什么?

    至于皇上,自然还是皇上,而你仍然是秦王,不过是履行雍州牧的职责,替皇上镇守关中而已。

    当关中太平之后,自然还要继续清剿反贼,这是皇上给你的职责,切不可忘记。还有啊,他还封你为并州都督,再加上李渊已经起兵反隋,你作为大河行军元帅,带兵征讨他天经地义。

    王爷,你所作的一切,都是师出有名,正大光明,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张恪边听边觉着有道理,杨二这家伙给了自己这么一大堆头衔,看着乱七八糟的,其实一个也没有浪费掉,自己的每一步都是遵旨而行,没有大逆不道。

    只是杨二他到底图什么呢?如果说第一次封赏是萧后胡闹,张恪是不信的,因为那几样信物不是萧后能够持有的。

    第二次封王就更不明白了,就算是为了如意公主,那最多也该封个郡王啊,可是直接封到亲王,这还不算,还要加上雍州牧、并州都督,总管并州、冀州事,这是要干什么,是托孤还是托江山?

    抬头看看满脸欢喜的房玄龄,张恪起身冲着他一抱拳,“大哥,你比我看书多,比我明事理、有智慧,你帮我分析一件事情。

    那就是一直以来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你说当今皇上为什么会如此看重我?为什么要如此封赏我?他到底想要在我这里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