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何潘仁不但没有任何意见,还十分感激。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整编,他也算是看出来了,与正规军相比,自己手下的兵马差距太大了。

    就论个人领军能力而言,不说张恪,光是李秀宁也能甩他十万八千里。左思右想之下,何潘仁找到张恪摊了牌,这个关中南路总管他不想干了。

    张恪初时一愣,等到听他把心里话一说,倒是对这个胡商有了新的认识。

    何潘仁的顾虑在于,一旦有了战事,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把这三万多名兄弟带上死路,那样的话他既对不起张恪,又对不起兄弟,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态,何潘仁请求向李仲文看齐,请求归于李秀宁麾下,统一受娘子军统领。

    张恪挠挠头,看来有些事情是历史的宿命,这何潘仁转来转去还是转到了李秀宁的旗帜下面。

    既然何潘仁对他自己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张恪也只好顺水推舟,把他交给了李秀宁节制。

    这下子李秀宁可抖了起来,娘子军的名号虽然不响,却有七万兵马在手。

    要说这个女人真的是天生当将军的料子,七万兵马在手,换做别人或许早就发愁了,可是她却更多地感到兴奋。

    跟她有同样感觉的还有长孙无忧,自从她服下了花大娘给她的筑基丹之后,武艺没见长,倒是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

    虽然仍然跟个纸片人一样,却精力很充沛,从头到晚陪着李秀宁忙来忙去的,丝毫不显得累。

    李秀宁把持大方向,长孙无忧统管全局,两个人一粗一细,倒是相得益彰。

    这些时间里,她们两个以打代训,顺手把周至县城给拿下了,顿时让娘子军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并以周至县城为中心,开始了四散征讨练兵。

    对于她们的行动,张恪没有过于参与,只是在李秀宁问起时才会指点一二,他现在的心思放在河东战局上。

    与别的地方不同,战时的河东,情报消息来的很晚很不准确,魏征已经全力安排,但是毕竟是战时,各种意外太多。

    但是好在魏征与太原王家合作的还是很深入的,而这次王家又是李渊出兵南下的中坚力量,于是很多消息就这样传了出来。

    知道了李渊的动向,张恪松了口气。

    现在的河东战局完全是按照他的想法展开了,就连屈突通都在他和李秀宁巧妙的引导下,带兵过了黄河进驻了河东。

    接下来,屈突通和李渊之间将会有一场恶战,只是不知道已经摆脱了桑显和的屈突通会不会创造一下奇迹。

    河东战局现在诡异地停了下来,李渊和屈突通这两个老狐狸都没有动,李渊是被阻霍邑动不了,屈突通则在等待后续的粮草兵马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