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实验也验证了,这种近缘基因的后代是远不如远缘基因的后代的。

    “你说咋做我就咋做,反正我也不懂。”林父虽然还是有些不明白,但他愿意按照林恒说的做。

    “所以我很担心林麝的繁殖啊,等到后面全都是近亲繁殖。”林恒无奈的摇摇头。

    但他也没办法,山上林麝数量越来越少,去年都没遇到过,更不要说活捉了。

    只能后面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引进一些林麝了,搞林麝养殖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

    虾苗看完,林父来到梅花鱼苗池子这边,看着温度计道:“这梅花鱼苗怕是需要放回山上了吧,这里的水温都十八度了。”

    这里的梅花鱼苗按照大小不同分了四个区进行养殖,最大的有五厘米长,而最小的则只有两厘米大小,总数大概一万五千尾的样子。

    食肉鱼都是有同类相食的习惯的,因此要大小分开养殖。

    这些鱼苗林恒喂得很好,都是高蛋白的饲料,但是生长速度并不快,和鲈鱼鳜鱼都不能比。

    孵化出来都快两个月了,养殖环境天天喂,最大的也才手指长,按照这速度,养殖环境下一年能长到两斤大小就不错了。

    林恒点头道:“这两天在山顶水库布置几个网箱养着吧,这里肯定养不了了。”

    天气一热,这孵化池里温度上升就非常快,已经不适合养这种冷水鱼了。

    “最近任务很重啊,还要给虾塘消毒。”林父笑着感慨说。

    “到时候找帮工就行了,没必要自己几个人闷头干。”林恒点头说,他也经常陷入工作之中。

    把鱼虾的情况看完,他们两个就着手制作网箱了,他们用的主要是很细的纱网和竹片制作,最上面用泡沫条充当浮力装置,一般就能用一年。

    做好后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林恒走出孵化室看了一眼外面的蒙蒙细雨,深呼了口气。

    “我回去了啊爸妈,今天下午就不过来了。”林恒看着父母说了一句。

    “你去吧。”林父把伞递给他。

    往下走,能听到旁边山溪哗啦哗啦的巨大流水声,这不是涨水导致,而是他们在放虾塘里面的水。

    等将水放干净消毒之后才能再放水,养水。虾塘里混养的鲢鳙早已经抓起来放在了另外的池子。

    水口还用一张大网兜着,捕捉一些被冲出来的溪石斑和青虾,林恒走过去看了看发现已经有四五斤的鱼虾了,大部分是青虾,只有少数几条溪石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