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董卓志得意满的神情,李儒忧心忡忡。

    他微微一叹道:“相国,儒句句发自肺腑,断不可儿戏。”

    董卓笑道:“文优,你心思咱家岂能不知。你不必长刘隅的威风,灭我等的志气。他就算有些才学,还不是被文优一眼识破,这天下,还有谁人之智,能胜过文优你啊。”

    “等奉先找到天子之后,咱们回到雒阳之后,就以文优之言,派出一人监视刘隅。”

    李儒观察董卓神色,知道他虽然接受了自己的建议,监视刘隅,可是眼神中透出的轻视之色,也十分明显。

    在李儒心中,刘隅虽然需要监视,可是他更想让董卓收起狂傲之心,以天下为志,如此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李儒还想就其中的细节,和董卓在细细论说。这时从营帐外走来一人,面色微白,颌下有须,正是贾诩,贾文和。

    贾诩脸上带有几分喜色,进入营帐中向董卓行了一礼。

    “禀相国,从雒阳来了几名虎贲卫,说是奉陛下口谕,传相国回都。”

    陛下口谕。董卓带着笑意的脸上一凝。他有些不可相信,自己刚派出吕布去寻找陛下,陛下竟然已经回到了宫中。

    “文和,陛下何时回宫的?可曾受伤?”

    贾诩应道:“陛下今日正午就已经到了皇城之内,据虎贲卫说,陛下并没有受伤,只是连日来一直在山林之中,风餐露宿,陛下身体有些微恙。”

    “身体微恙?”董卓一惊。

    “相国勿忧,诩已经细细问过,陛下是微有伤寒,并无大碍,如今太医已经看过了,开了几副药,陛下已经安睡。”

    “好,好啊。”董着脸上的笑意越浓,他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咱家这就集合军队,拔营回都。”

    说完这句话,董卓自顾自走出营帐,开始部署回京事宜。

    董卓已走,营帐内只有贾诩和李儒两人。

    贾诩看李儒面有忧色,有些不解,微微行礼道:“李公,陛下无恙,乃是喜事,李公为何满脸忧虑。”

    李儒叹道:“陛下无恙,儒自然是喜,文和可知道,陛下为何会安然无恙?”

    贾诩道:“诩已经问过了,陛下乃是刘隅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