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令的内容你还记得吗?”

    老奴从怀中掏出一张白纸,放在贾诩手中。

    “家主,我不认识几个人,就让读书人替我誊写了一份。”

    贾诩看着密密麻麻的求贤令,一时间怔怔无言。他也没有想到,刘隅竟然会有这么大的魄力。

    竟然敢在这个时代,直发出这样的求贤令。

    如今上升渠道,完全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子弟,想要向上走,难如登天。

    对于这一点,贾诩深有感触,他自负才华横溢,世间难有人能与他匹敌,他曾无数次的出现的江湖中,依旧没有得到人的赏识。

    直到遇到了李儒,才让他的才华,在世人面前展现。

    这也是他十分感激李儒的原因之一。

    虽然他并不十分看好董卓,但还是非常感激,李儒对于自己的举荐。

    他望着孤零零的坟茔,眼神中满是落寞。

    一杯酒饮下,贾诩言语悲切。

    “文优,如果你还健在,看到这篇招贤令,也一定也会拍案叫绝吧!”

    他又饮了一杯酒,神色悠远。

    “你说的不错,如果有人能中兴汉室,必是刘皇叔,光凭这份气度,就足以让人无数人钦佩。”

    贾诩无数杯酒下肚,半醉半醒间,眼神已经模糊。

    他对刘隅的兴趣也逐渐浓郁了几分。

    不过他并不着急下决定,如果他预料的不错,求贤令的发布,必然会让一些既得利益者,对他百般阻挠,刘隅能不能顶住这波压力,还是未知数。

    正如贾诩预料的那样,自从刘隅求贤令发出后,刘隅的府邸前,就有许多的王公大臣,来求见自己。

    刘隅预测到了这一点,他并不慌张,既然他们有质疑,自己就来给他解答问题。

    他虽然想用寒门子弟冲击世家大族的地位,但并不能代表他此时就能脱离世家大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