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康不必如此,正所谓不知者无罪,这件事说起来也不能怪你,是我想见你心切,才没有让人先送上名刺,这样论起来,还是我有错在先,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许褚见刘隅不但没有怪罪他的意思,还把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心头腾起了一股暖流。

    看刘皇叔年纪不到双十之数,竟然有这么宽大胸怀。

    书上说英雄出少年,这句话果然不假。

    看着许褚一脸感动,刘隅知道自己的态度,起到了作用。

    从被天子承认皇叔之后,刘隅在招揽人才的过程中,一直在总结经验。

    最后发现经验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态度。

    谦虚低调,态度平和,再表达一些求贤的决心,这件事也就成了一大半。

    见许褚还在自我感动中,刘隅开始笑着和他套近乎。

    “仲康,我们从谯县一路过来,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你不说让我们去你家吃几杯酒。”

    许褚憨憨一笑。

    “皇叔请。”

    几人随着许褚来到他的村落,村落不小,四周被石块垒起,四周站着一些壮丁,手持弓箭等各种兵器,见刘隅等人走来,模样十分警惕。

    许褚笑着向刘隅解释道:“近日些总有匪患来到此处,劫掠粮食,幸亏我们族人不少,才勉强抵挡住他们的进攻。”

    “我们把贼人赶走后,贼人仍然不肯善罢甘休,三天两头前来侵扰,我们要时时警惕他们前来进攻,所以才发生了刚才的误会。”

    自从黄巾之乱开始后,天下动荡,流民四起,虽然发起黄巾之乱张角早已经伏诛,但四处逃窜的流民、盗匪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为了生存,在四处流窜,只为了能一饭果腹,有衣遮寒。

    他们心中没有律法,也没有规则,甚至连道理都没有。

    他们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活下去。

    刘隅知道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吃饭问题,所有公序良俗,所有道德规范,都统统成了一纸空谈。

    在许褚的带领下,几人来到一处小院,院子不大,摆放的东西也十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