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有些不明白,这和他认识的刘隅有些不一样。

    在蔡邕的印象中,刘隅文学的造诣,不在他之下。这样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怎么会放弃这样一个修史的机会。

    “皇叔……”

    蔡邕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只听刘隅淡淡说道:“这么重要的事,当然还需要你自己来做。”

    蔡邕错愕,一时不明白刘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实不相瞒,我这次来,就是要把你从监牢中带出去。”

    “皇叔,这……,看王公的意思,断不会宽恕我,皇叔若贸然把我带出来,会不会惹王公不喜。”

    以刘隅对这件事的理解,王允不但会不喜,还有可能做出进一步过激的行为。比如派人继续追杀蔡邕。

    在满朝文武的反对下,王允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他绝不会允许蔡邕活着离开。

    如果想顺利救出蔡邕,就要让王允认为蔡邕已死,只有这样,才能带蔡邕顺利逃出。

    “这件事,我早有谋划,如今需要蔡公写一封信。”

    “什么信?”

    “绝笔信,最好越悲愤越好。”

    写信对于蔡邕这样的文学巨匠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他接着刘隅准备好的纸笔,一会功夫,一封绝笔就递到了刘隅手上。

    刘隅拿过来看了片刻,心中就暗自赞叹。

    不愧是青史留名的文学巨匠,这封信把心中那份不甘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隅把这封信收入怀中,对身后的陈到看了一眼。

    他立刻会意,一掌拍下,蔡邕当时就倒在地上。

    刘隅喊来狱卒,淡淡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