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最近有些兴奋,接连斩杀袁绍的大将,让他的状态莫名高涨。

    此时已经到了深夜,他还待在刘隅营帐内,侃侃而谈。

    “主公,颜良、文丑虽然被斩杀,但袁绍根基深厚,从局势上看,他依旧占据主动,想要彻底击溃他,还需要慢慢谋划。

    我思虑多日,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局的,只有粮草。

    袁绍大军众多,每日耗费之巨,不可胜数,如果能探明他粮草所在地,一把火将粮草全部焚烧,就能让袁军大乱。

    到时候,主公趁机用兵,必能一战而克敌。”

    刘隅无奈一笑。这件事他何尝不知道,在开战之初,他就一直在寻找袁绍驻守粮草之地,希望能和历史上的曹操一样,进行奇袭,一战奠定胜势。

    乌巢,历史上袁绍屯粮之地,刘隅已经派出无数的斥候,却根本没有探听到粮草的所在。

    这一点,并不是斥候不用命,而是乌巢实在太大了,这里水系纵横,河流密布,斥候探寻了许久,却根本没有探查到粮草所在地。

    这让刘隅很苦恼,也有些无奈。

    “奉孝,袁绍粮草藏匿极为严密,从开战到现在,一点踪迹都没有,这件事真是让人疑惑。”

    “这一点我并不意外,主公一向以谋略着称,袁绍与主公对决,自然会防范严密,如我所料不错,袁绍的粮草所在地,应该是绝密,知道粮草所在地的人,恐怕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这些人应该都是袁绍近臣,咱们想要谈听到具体消息,自然是难如登天。”

    刘隅沉吟片刻,问道:“奉孝这样说,我倒是想到一人,或许此人知道粮草的位置。”

    “主公说的此人是谁?”

    “许攸,许子远。”

    郭嘉抚掌而笑,说道:“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当初许攸是袁绍奔走之友,深的袁绍信任,必然知道粮草所在地。”

    说到此处,郭嘉突然问道:“当初把许攸贪墨的证据,放在袁绍的案头,主公是不是就是为了今日做准备?”

    刘隅淡淡笑道:“不瞒奉孝,的确有这样的想法,可如今看来,这件事还是和我想的偏差太大。”

    这一点,刘隅很无奈,在刘隅记忆中,许攸家人被抓起来之后,他就第一时间去投降了曹操,曹操当时赤脚相迎,做足了礼贤下士姿态,也给足了许攸的面子。

    当然曹操的低姿态,也换来了许攸的回报,他准确说出了袁绍粮草所在地,让曹操得以在逆境中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