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和高顺此刻已经来到门口,看到张飞被押解下去的景象,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只见陈宫对着押解士卒说道:“且慢,容我去觐见皇叔。”

    士卒看了陈宫一眼,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询问,就停下了脚步。

    这其实非常不符合规矩,且不说陈宫还是一个外人,就算是一个本部将军,也不能让士卒违抗刘皇叔的军令来配合他。

    心中着急的陈宫,对于这样的细节,并没有反应过来,事关张飞生死,哪里还敢怠慢,急忙拉着高顺就向厅内走去。

    两人向刘隅行礼,陈宫满脸愧疚。

    “皇叔,当日若不是我二人苦苦相求,皇叔也不会让温侯来到徐州。

    如果他不进徐州,也不会今日之祸。说来说去,都是我等思虑不周。若皇叔不弃,我愿遵守诺言,在皇叔麾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皇叔,我也一样。”

    见两人都答应为自己效命,刘隅脸上顿时满是笑意。

    “好啊,若能得到两位相助,别说一座下邳城,就算是整个徐州,我也丝毫不可惜。”

    乱世之中,争的是什么?刘隅很清楚,看似是地盘,人口,其实最本质的还是人才。

    没有足够的人才,就算得到足够的土地,也终将会失去。

    刘隅脸上带着淡淡笑意,一副人才在手,天下我有的气概。

    陈宫本以为,刘隅丢失下邳,就算不斥责自己几句,也会有些抱怨,谁知道他非但没有一丝怨言,还说出这样一番话。

    就凭刘隅展现这种气度,陈宫更加认定,刘隅就是自己要苦苦期待的明主。

    “蒙皇叔如此看重,我即便是万死,也报皇叔知遇之恩啊。”

    “公台,死之一字,慎言啊,如今汉室不振,正需要公台这样的贤才鼎力相助。才能让汉室幽而复明。”

    “主公放心,我必尽死力。”

    高顺脸上没有多少表情,他在刘隅麾下一段时间,十分了解刘隅的个性,他知道刘隅爱惜人才,必然不会因为下邳之事,对他们进行斥责。

    事情果然如高顺预料的那样,刘隅不但没有斥责,还温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