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人能挑起大旗,扬州的发展就不会停止。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鲁肃对于投奔扬州,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他不但评估了孙策,就连年少的孙权,都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

    “孙权武略不如孙策,内政御人倒是在孙策之上,如果江东平稳无战事,孙权或许能支撑起局面,可如今吗?情况完全已经变了。杨州不会是一片安定,将会变成四战之地。

    我陈兵九江,进一步就可以取丹阳,刘景升陈兵荆州,进可以取庐江。我和刘景升虎视眈眈,扬州又岂能安定。”

    “皇叔之言,我不敢苟同,吕布据徐州,曹操占兖州,此二人都是当时英雄。如果我猜想不错,刘皇叔下一步必然会收服两地,进而与冀州袁绍,共争天下。相比于孙策,此三人才是皇叔的心腹大患。皇叔是当世豪杰,见识远博,岂能不明白其中缘由?

    至于刘表,他年老志薄,无进取之心,乃固守之贼者,他躲避还不及,岂能无缘无故攻击庐江?”

    刘隅饮了一杯茶,淡淡而笑。

    “子敬之言有理,短时间内,我不会出兵。可刘表就不一定了,袁术死后,南阳郡不战而降,如今我已经派人占据了南阳郡,如果我把南阳郡让给刘表,让他带兵取下庐江和我交换,子敬觉得他会不会同意?”

    用南阳郡交换?

    鲁肃有些吃惊,南阳郡本就属于荆州,被袁术占据后,刘表多次想南阳郡收回来,可架不住袁术势力太大,只能作罢。

    南阳郡是当年光武帝龙兴之地,此处地势险要,人口众多,粮食富庶,在大汉的版图中,是数一数二的的存在。

    拿这样的郡换庐江郡,就如同拿着美玉换石头,刘表又岂能不同意?

    一旦刘表出兵攻击庐江,他和孙策之间的矛盾,就会被重新点燃。

    当年的杀父之仇,如今庐江之恨,都会让孙策把矛头对准刘表。

    鲁肃可以预料,一旦两方开战,扬州将再无宁日。

    如果刘皇叔真的这样做,能够阻止的,只能是刘表,他虽然老迈,没有了进取之心。可年轻时,单骑定荆州,自然不是碌碌之辈。

    “皇叔这个计策真是毒辣啊,不过我觉得皇叔小看刘表了。一旦刘表出兵,必然争斗不止,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刘表岂能看不到?”

    “刘表虽然年老,但也是一头猛虎。当年他孤身入荆州时,盗匪横行,道路堵塞。他联络世家,短短数年,就让荆州大治。这样的英雄人物,我岂敢小看,正因为不敢小看他,我才知道,他若用南阳郡相赠,他必然会出兵。”

    “请皇叔赐教。”

    “当年孙文台将军死在何人之手?子敬不会不知道吧?”

    此言一出,鲁肃已经完全明白了刘隅的意图,刘表对于孙策来说,有杀父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