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出兵的最佳时机(2/3)
郭嘉这种思想,和后世一千多年的伟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平庸各不相同,天才却是相通的。
“奉孝觉得我们何时出兵最为妥当?”
“三日后。”
“为何是三日后?”张飞有些不理解,“奉孝是觉得吕布短短三日,就能把袁术士气耗尽?”
“想要耗尽袁术士气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两个月恐怕难于做到。”
“那为何不能等两个月后再出兵?”对于这个问题,张飞继续发问。
“很简单,吕布最多只能支撑五六日,如果我们拖得太久,吕布被袁术击败,就得不偿失了。”
“吕布那厮虽然可恶,战力却是不俗,不会这么不中用吧?”
“如果是凭城拒守,吕布或许能支撑久一些,但如今他守在一座孤山之上,虽然易守难攻,却十分危险。一旦袁术断其水源,不出三日,吕军必乱。”
“如果按照奉孝的说法,吕布最多才能支撑三日,奉孝刚才为何说吕布能支撑五六日。”
“翼德,如果是你率领七万大军,攻击吕布几千人,把他围在孤山之上,你第一时间会怎么做?”
“那还用说,组织兵力从四面八方同时攻上去,争取一举攻上山头将吕布斩杀。”
“翼德是当时名将,尚且如此操作,想那袁术也同样不能免俗,他也会派人攻上去,但连攻三日后,发现根本攻不上去时,他才会想起断水源的计策,所以我才说吕布最多能支撑五六日。
“从此地到达孤山,需要两三日,主公三日后出兵正合适。”
说到此处,张飞也完全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刘隅则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固守孤山御敌,历史上马谡手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地形的优势,可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一旦被人切断水源,就成了一处死敌。
当年司马懿带兵出征时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关键,如今郭奉孝远在豫州同样能看到。这也说明,在真正的高手面前,这种驻军防守,就是在送人头。
“翼德,速去整军,准备三日后兵发徐州。”
“皇叔,俺想能不能攻破袁术后,分出一部分兵力,直接把徐州拿下。”
自从徐州在张飞手中丢失后,张飞就一直想从吕布手中把徐州夺回来。
平庸各不相同,天才却是相通的。
“奉孝觉得我们何时出兵最为妥当?”
“三日后。”
“为何是三日后?”张飞有些不理解,“奉孝是觉得吕布短短三日,就能把袁术士气耗尽?”
“想要耗尽袁术士气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两个月恐怕难于做到。”
“那为何不能等两个月后再出兵?”对于这个问题,张飞继续发问。
“很简单,吕布最多只能支撑五六日,如果我们拖得太久,吕布被袁术击败,就得不偿失了。”
“吕布那厮虽然可恶,战力却是不俗,不会这么不中用吧?”
“如果是凭城拒守,吕布或许能支撑久一些,但如今他守在一座孤山之上,虽然易守难攻,却十分危险。一旦袁术断其水源,不出三日,吕军必乱。”
“如果按照奉孝的说法,吕布最多才能支撑三日,奉孝刚才为何说吕布能支撑五六日。”
“翼德,如果是你率领七万大军,攻击吕布几千人,把他围在孤山之上,你第一时间会怎么做?”
“那还用说,组织兵力从四面八方同时攻上去,争取一举攻上山头将吕布斩杀。”
“翼德是当时名将,尚且如此操作,想那袁术也同样不能免俗,他也会派人攻上去,但连攻三日后,发现根本攻不上去时,他才会想起断水源的计策,所以我才说吕布最多能支撑五六日。
“从此地到达孤山,需要两三日,主公三日后出兵正合适。”
说到此处,张飞也完全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刘隅则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固守孤山御敌,历史上马谡手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地形的优势,可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一旦被人切断水源,就成了一处死敌。
当年司马懿带兵出征时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关键,如今郭奉孝远在豫州同样能看到。这也说明,在真正的高手面前,这种驻军防守,就是在送人头。
“翼德,速去整军,准备三日后兵发徐州。”
“皇叔,俺想能不能攻破袁术后,分出一部分兵力,直接把徐州拿下。”
自从徐州在张飞手中丢失后,张飞就一直想从吕布手中把徐州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