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增发货币,让南方华族控制区的百姓购买力上涨,那么物价将上涨得更加厉害。

      甚至刚刚建立的华元信用体系都要受到影响。

      “元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发国债。”刘峰良给出了一个唯一的选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峰良是户部总长,但是他无法变出钱来。

      “增发国债?刚刚不是才发了两干万华元吗?再发还有人会买吗?”周藤虎对此有些担忧。

      他知道国债的原理,最早的华族国债还是他在户部的时候发行的。

      因此他也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假如我们发行一个亿的国债,利息五厘,那么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是五百万华元。这笔利息会对我们的财政带来影响吗?咱们现在处在特殊时期,必须要实行赤字财政。”

      最后,还是董良拍板决定。董良的专权,让华族有了一个快速解决分歧的办法。

      专权是不好,但是也要看是谁在专权。

      董良能够拍板,力排众议,那是因为他有办法让人兴高采烈地去购买华族的国债。

      办法就是宣传加上讲故事。

      董良以前常常听人说,一个公司不一定非要多么能赚钱,但是一定要会讲故事。

      很多公司都将摊子铺得很大,各个领域都涉猎一些。一个房地产公司可以去造车,可以去造芯片,甚至是卖矿泉水。

      为的是赚钱吗?不是的,他们为的是能够讲出更多的故事。

      讲故事这样的事情,古人也会,而且讲的比现代人还要强。

      会后第二天,华族日报就发布告示,户部准备发行五干万华元北伐国债。

      这一次的数额比前两次的总和还要多。

      不过这次改名字了,叫北伐国债。

      购买国债的人达到了一定数额就能够获得一枚北伐纪念章。

      官府也没说这枚纪念章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