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要去中书省将差事交接一下,李林甫坚持要与杨云同行。

    前文说过,中书省位于洛阳皇宫明堂的西南方,按其位置镶嵌于皇宫之内,但通常不会由内宫直接去中书省,而是要出应天门,再折而向西,顺着宫墙走一段,由光政门再次向北,穿广运门、明福门到中书省衙门。

    当然,如果皇帝有急事,传旨太监可以直接从武成殿或集贤殿,或者走千秋门、右延福门到中书省,但普通官员走这两条捷径,那就是僭越。

    二人到了中书省衙门,就见张9龄已站在大门前等候。

    显然张9龄已提前得到宫里通传,以为高力士会带着杨云直接从宫里过来,却没想到杨云会与李林甫走到一起。

    “张令公,别见怪,国师不太明白这边的情况,我不过是带他到你这里走走,以后他中书侍郎的差事,我不会过问。”

    李林甫在张9龄面前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好像在说,看看我,比你有先见之明,先跟杨云建立起良好关系,你一步迟步步迟,以后有得你好受。

    张9龄淡淡一笑,懒得跟李林甫争论什么,带着杨云和李林甫进内,把杨云这个中书侍郎承担的差事讲述了一下。

    看起来很要紧,但其实不过是管理各地公文,辅佐中书令将差事给解决好,最后一切还是要看刚调任尚书左丞的牛仙客的意见,毕竟牛仙客才是知政事。

    大唐中枢这些官职太过混乱,居然多达十多个职务都可以担任左相,杨云脑袋都有些绕晕了,总而言之,目前他的直属上司是张9龄,而张9龄直接向牛仙客负责,牛仙客平时也不做主,遇到大事一定会去请示高力士。

    这就导致杨云并不是什么朝中的二把手,他这个右相或是副相跟之前的御史大夫一样有名无实,连张9龄都做不了决断,杨云也就只能干瞪眼。

    不过李林甫明显把杨云捧到很高的位置上。

    最关键一点,杨云能时常去见李隆基,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可以通过杨云的关系直接跟李隆基汇报。

    以前杨云只是虚有其名的御史大夫,就算张9龄和李林甫有事也不会随便托付杨云去君前奏请,因为那不是杨云的职责范围。

    但杨云上了中书侍郎的官衔后,朝中无论大小事务都可以通过杨云去说,这正是高力士对杨云越发忌惮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是二把手,胜似二把手。

    “中书侍郎权责重要,非要坐衙处置不可,每日都需要早些来衙门应卯,若你不至……当日差事便不得过问,有休沐或是病休,也需要老夫准允。”

    张9龄在杨云面前依然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他的话也是对杨云说,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听我这个上官的。

    杨云没去跟张9龄争论,无论张9龄的态度如何,始终张9龄是他的长辈,同时也是朝中资历深厚的老前辈。

    张9龄的脾性跟杨云的确不怎么对付,杨云不太喜欢跟张9龄这样虽然才华卓著但思想却很保守的老家伙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