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几位请跟我来。”

    接下来,邱睿亲自演示了一遍制备流程。

    当在场众人看着显示器放大的画面上,氨基酸拖拽碳纳米管到预定位置,并逐渐形成一个“笼子”的实时画面时,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我滴个妈诶,这小子居然来真的!

    等十多分钟后,再次在电子显微镜下确认这批新鲜出炉的“笼子”没有任何问题后,这群人心中最后的那丝疑惑被打散,只剩下惊讶与感慨。

    王校长甚至都爆粗口了,“这他娘的也太神奇了!”

    邱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还好吧,其实这台仪器上大多数设备都是买来的,我不过是把它们整合到一起,稍加改造又重写了控制软件罢了。”

    众人:……

    这小子还真她娘的“谦虚”!

    上官院士苦笑着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通过前阵子的交流,他知道这孩子材料学底子扎实,创新意识也不错,继续研究下去迟早会有所成就。

    刚才接电话,听这小子说有所突破,他本来也没有太过期待,毕竟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的事情。

    着急赶过来,也只是想提前把把关,省得在客人面前下不来台。

    但真看到这个结构精妙的“笼子”,又旁观了整个制造过程,上官院士是真懵了。

    谁能想到,困扰工程学多年的碳纳米管组装问题,就这么被解决了?

    这孩子还真是个宝藏,还好是咱科大自己人。

    不过人无完人,他唯一的缺点就是偶尔过分谦虚。

    原型机都搞出来了,居然还说“有点儿眉目”……

    话能这么说吗,你让我们这群老头子情何以堪?!

    “你在材料学上的造诣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本以为你距离出成果还有一段距离,现在看来倒是我看走眼了。”说到这,上官院士叹了口气,“我这辈子见识过不少学者,更见过不少天才,但就天赋而言,你绝对是其中最高的。”

    其实不只是看走眼,在场所有人都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