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嘛,自学成才,立刻给太子做事儿……相当丝滑!

    之后,找弘文馆,或者是私人,借阅各种书籍,找人抄写,放置书架之后,供人翻阅……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还真别说。

    这事儿一出来,太子的名头瞬间被读书人疯狂传颂……

    穷文富武,其实都是相对的!

    读书……读书很难的。

    首先,你要买的起笔墨纸砚,你要买的起书。

    就算是买的起,流传出来的书籍,其实都是‘青春版’,乃至还有‘盗版’,类似子思着着,你以为是‘子思’写的《中庸》?实际上是‘子思着’写的《中庸》……这玩意儿你敢学?

    真正想要学点什么,那你的去本地‘诗书传家’的人家里去抄书才行!

    抄完,还得有人教你怎么读,怎么理解!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你要说去官学?县学规定,下县收20人,上县收40人……七大姑八大姨的,县里的顶层人物都不够分!

    你说读一读私塾书院之类的?

    处处都是学阀,处处都在敝帚自珍,你不跪下当狗,人家凭什么给你骨头吃?而且,想当狗的太多了,人家还得挑挑拣拣才行,家里有钱吗?亲族里面有铁饭碗吗?什么都没有?除非你是能举一反三的天才神童。

    否则……

    人,要认命!

    你们祖祖辈辈就该是泥腿子!

    所以……

    当太子愿意敞开知识的大门,谁要是想要抄书,只要抄写三本书,就能带走一本的时候……

    不客气的说,无数的儒生,愿意为其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