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这不了解是不知道,一了解简直把他给气坏了。

    乌克兰作为一个重要的产粮大国,在苏联的地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苏联百分之三的土地面积,提供了苏联百分之三十的粮食需求。

    乌克兰一直存在着一股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一直在煽动乌克兰民众和苏联政府的对立。

    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全怪乌克兰,主要是苏联对乌克兰的压榨太过的原因。

    尤其是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为了实行苏联全面的工业化,没少从乌克兰征集农产品、粮食出口到西方,为苏联换取进行工业化的初始资金。

    乌克兰作为一个产粮大户生产出了海量的粮食,却白白的被苏联政府强行征走。

    由于粮食的大量被征集,加上基层领导的欺上瞒下为了政绩,私自提高粮食征集的数目,从农民手中夺取了大量的储备粮。

    再加上强行推进农庄制度,降低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终于在1932年一场旱灾席卷了苏联大部分产粮区后,弄出了苏联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

    尤其是乌克兰作为主要的产粮大国,却死亡人口再为惨烈,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00万人。

    这也进一步的撕裂了乌克兰对联盟的向心力,原本乌克兰人民就反对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结果抵不过联盟的武力只能咬牙加入了。

    自从加入联盟后那是一天好日子都没有过上过,不说一天饿三顿这样夸张的话,但作为产量最多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人真的连填报自己的肚子都是一种奢望,这让他们对苏联的敌意更甚。

    说实话啊苏联就是靠着大量征集农产品,才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缺粮问题不光是乌克兰一家的问题,1932年的旱灾使整个苏联都陷入了灾荒之中。

    瓦西里上台以来对乌克兰采取了怀柔政策,把原来每年从乌克兰征收的粮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1953年减少百分之十,1954年减少百分十。)。

    瓦西里之所以有这个底气减少从乌克兰征收粮食,还是源自于1953年开始的大裁军,以及组建的1000万人的生产兵团。

    就这1000万人就至少可以节约500-700万吨的粮食供应,还能给联盟供给大量的粮食。

    瓦西里进行两年的农业改革,确实解决了苏联缺少粮食的问题。按照苏联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这两年的粮食产量可以说达到了苏联建国以来最大的增幅,比往年最高水准还高百分之二十五。

    可瓦西里在乌克兰的调查结果是,乌克兰民众的口粮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在连续两年的粮食增幅之下,民众口里的粮食依然没有什么改善。

    虽然不至于再有饿死人的事件发生,可也仅限于勉强维持温饱,而且是不能放开肚皮随意吃的那种。

    这就令瓦西里大为不解了,明明自己已经下令连续两年减少从乌克兰征收粮食。再加上这两年对农业的扶持以及大量化肥的使用。天气总体来说还算是风调雨顺,怎么民众还会缺乏生存的粮食呢?

    经过他的明察暗访,他发现乌克兰农民的粮食征集额度,不仅没有下降还略有升高。

    这令他十分震怒,他立即召见了克格勃驻乌克兰基辅的领导人,并给他下了一份调查令,命他三日之内查明事情的来龙去脉。